《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教学设计教材分析这是一个名人单元,课文的事迹生动感人,广为流传。初一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时期,应对他们进行理想教育,帮助他们确立人生目标并拥有坚定的信念。学习本文可以让学生认识到闻一多先生伟大的人格魅力,以此确立自己的人生目标并坚定自己的人生信念。本文语言优美,语句精炼,具有很强的感染力,适合初一学生阅读,教学时应加强朗读,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并在熏陶感染中培养中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学情分析初一学生已经有初步的阅读能力,可以通过预习领会课文内容,把握课文大意。但学生还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语文的习惯和方法,摄入的信息量比较狭窄,不能主动地、积极地合作探究学习。个别学生对语文缺乏兴趣,依赖性较强,学习较为被动。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朗读,理清课文结构,把握人物的品格和精神。品味重点语句中的关键词语,探究语句的内涵,体会语句饱含的感情。2.过程与方法:通过质疑、互动合作、开展小组讨论、信息整理归纳的方法进行探究性学习。自主搜集、整理、交流课文有关的背景资料。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闻一多严谨、谦逊的治学态度,言行一致的做人原则,建全自己的人格,做一个正直的人。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表达方式的运用及其作用,以及如何精选典型事例。教学难点:品味生动形象的语言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预设学生行为设计意图了解闻一多重点研读第一部分,赏析生动形象,精炼含蓄的语言。课外拓展闻一多(1899-1946)1922年赴美国芝加哥美术学院学习,后来研究文学。1925年回国,历任青岛大学、清华大学教授。诗集有《红烛》《死水》,表现出深沉的爱国激情。1943年后,目睹蒋介石反动政府的腐败,奋然而起,积极参加反对独裁、争取民主的斗争。“一二一”惨案发生后,他更英勇地投身爱国民主运动,最后献出宝贵的生命。集诗人、学者、民主战士“三重人格”于一身。郭沫若称其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1先让学生找出自己最喜欢的句子读一读,再讲一讲喜欢的理由。(教师大力鼓励,引导,赏识评价)2学生圈点勾画提出不懂的句子或词语,讨论解决。3教师提出如下句子或词语让学生讨论:(说说下列句子的含义,注意其中画线部分的意思。)1.学习本文后,闻一多的说和做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其实,古人也认为说和做对做人来说是很重要的,你能说出称赞“说”或“做”的词语吗?一言九鼎一诺千金一言既出,驷马难追言出必行言必行,行必果等2.闻一多先生的事迹很多,试为本文补充一两个事例请你为自己写一句有关说和做的座右铭。作为革命家的闻一多做了哪些?目的是什么?明确:起稿政治传单、群众大会演说、参加游行示威目的:争取民主让学生找出自己最喜欢的句子读一读,再讲一讲喜欢的理由。(讨论)感悟闻一多先生作为卓越学者的精彩语言和作为大勇的革命家的风范。了解闻一多赏析生动形象,精炼含蓄的语言。课外拓展:感悟闻一多先生作为卓越学者的精彩语言和作为大勇的革命家的风范。板书设计(需要一直留在黑板上主板书)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卓越的学者做了再说,做了不说大勇的革命烈士“说”了就“做”学生学习活动评价设计1.整个教学进程充分体现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三者交错使用,融会贯通,渗透到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学生在自主的基础上进行合作,合作的同时又展开了探究。比如第三个环节中的拓展延伸“请你为自己写一句有关说和做的座右铭”,先让学生写即是自主,后让学生交流,交流的过程中又启发了思考,本身又是一种探究。三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2.课堂气氛活跃,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大胆参与课堂教学,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能够充分发挥老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例如:在探究学习中开展小组合作交流,实现共同达标。3.课堂结构紧凑,能够结合教材灵活运用教学方法,目标明确,重难点突出。既使学生掌握知识,又能激发学生的情感。教学反思朗读的效果较好,通过朗读,让学生很好的把握了人物的品格和精神。本文语言生动形象,精练含蓄,富于感情和音乐美。但对于初一的学生来说,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