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信息技术对数学教学的辅助作用当今时代是一个信息化的时代,由于计算机技术,特别是互连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使人类无论在生产还是在生活方式上都产生了划时代的变化。这使过去被喻为井底之蛙的在校学生,都纷纷跳出了“井”外,接触到了五彩缤纷的大千世界。数学课的学习是以学生的原有知识和直接经验为基础的。学生的知识面越广,生活积累越多,解决问题的能力就会越强。因此。发挥电教媒体在数学教学中的辅助作用就显得十分重要。一、运用现代电教媒体,创设问题情境,使“数学”主题更有趣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怎样在新旧知识之间架起一座桥梁,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诱发思维,使他们想学、愿学。在教学中,我采用过直观导入、实验导入、故事导入、问题导入等多种形式,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使他们自觉地积极地进入学习活动之中。例如故事导入,在教学“认数”时,先放录音听故事:有一天,9过生日,一些数字朋友都带来了礼物,只有0这个朋友没有带礼物。9有点不高兴,分蛋糕时故意不给0蛋糕吃,0知道自己没有蛋糕吃的原因。突然,灵机一动,想出了一个主意,结果0不仅吃了蛋糕,而且还吃得最多。小朋友,你知道0想了一个什么主意吗?随着上述情境的不断展开,学生趣味盎然,思维处于活跃的状态,注意力一下吸引过来。二、运用现代电教媒体,撷取活动素材,使“数学”形式更灵活学生动手、动脑、动口,亲自操作感知,就会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认识,在动脑中形成鲜明的知觉表象,有助于揭示数学问题的本质特征和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启迪心智,培养学生实践操作探究精神,享受学习数学的快乐。在一堂课的教学中,教师要尽量让学生摆一摆、量一量、折一折、画一画、想一想、说一说、看一看、猜一猜给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动手、动脑、动口的机会,调动多种感官的共同参与获取新知,解决实际问题。例如,在教学《认位置》时,教师如果只进行讲解解决不了这些问题。因为现实生活中,学生无法看到可以这么比较的物体,没有感性认识,没有直接的生活经验。而用电教媒体设计的课件却可以轻而易举地解决这个问题。教学时还有注意结合自己教室里的情景,让学生看看课桌面上的物体或自己前后,左右的同学,物体,用“上下,前后,左右”说一说位置关系,与同学交流,让学生转换方向再说一说,体会转向以后的方位变化。三、运用现代电教媒体,增强自主能力,使“数学”个性更突出在教学中教师要不断给学生创设富有变化而且能激发学生新异感的学习情境,启发学生多层次,多角度地思考问题。鼓励学生求异,从而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例如:在“有趣的拼搭”这一活动课时,先让学生分小组活动,相互合作。再让学生在“滚一滚”活动中,自己做一做,观察滚的过程,说说哪个滚得快,说出自己的见解。观察堆的过程中的不同现象:哪个容易堆,哪个难堆,是什么原因。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加深学生自己对物体特征的认识。四、运用现代电教媒体,发展信息素养,使“数学”与时代更贴近在运用现代电教媒体,优化数学教学的同时,学生接触现代信息媒体的机会大大增加了。这样,他们在活动中对媒体依赖性就会越来越强烈,选择、组合以及使用各种信息媒体的能力就会随之得到发展和提高。从这个意义上看,发挥电教媒体在数学教学中的辅助作用,不仅使“数学”与时代更贴近,而且能有效地发展学生的信息素养,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只要我们从实际需要出发,合理地利用各种电教媒体,学生的数学教学就可能取得预期的效果,“让每一个学生全面发展”这一美好的愿望就一定能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