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雨的四季》教学预案教学目标:一、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读写课后“读读写写”的生字词。二、反复朗读课文,能说出四季雨的不同特点,学习本文从视觉、听觉、嗅觉等角度描写景物的方法。教学重点:朗读课文,会读写课后生字词,能说出四季雨的不同特点。教学难点:朗读课文,学习本文从视觉、听觉、嗅觉等角度描写景物的方法。考点:重点生字的字形、字音。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明确学习目标古人有很多写雨的诗句:“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雨在古代诗人笔下,已经被写得如此之美,在当代诗人眼里,它会是怎样的呢?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当代诗人刘湛秋先生的散文——《雨的四季》。课件出示目标。二、自主学习,据疑解惑(一)、根据预习单自主了解作者的文学常识。刘湛秋(1935——),当代著名诗人,翻译家、评论家,被誉为“抒情诗之王”。其作品清新空灵,富有现代意识,手法新颖洒脱,立足于表现感觉与情绪,既面对生活,有超越时空。著有诗集《生命的欢乐》《无题抒情诗》,散文诗集《遥远的吉他》,译著《普希金抒情诗选》等。(二)、要求学生自读课文,标注段落,划出生字词。(三)、学生借助工具书及课下注释,解决字词的音形义。(四)指导学生默读课文,根据文章内容,划分文章的结构层次。第一部分(1):喜雨。第二部分(2-5):绘雨。第三部分(6-7):赞雨。三、教师精讲,分层提高1、阅读课文,思考问题。自由朗读2到5段,分析四季的雨各有什么特点?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对学生朗读中读到的佳句让学生齐读。)春雨:水珠子从花苞里滴下来,比少女的眼泪还娇媚。(美丽、娇媚)夏雨:夏天的雨也有夏天的性格,热烈而又粗犷。(热烈、粗犷)秋雨:雨,似乎也像出嫁生了孩子的母亲,显得端庄而又沉思了。(端庄、沉思)冬雨:它既不倾盆瓢泼,又不绵绵如丝,或淅淅沥沥,它显出一种自然、平静。(自然、平静)(作者通过形象化的描写,写出了雨的亲切可爱,这实际上寄托了作者对雨的赞美与喜爱,表现了作者对生命与大自然的热爱。)教师小结:王维的诗被评价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本文也可说是“文中有画”了,作者抓住四季雨的特征,运用比喻、拟人的手法,把四季雨人格化了。如果说春雨是一个娇媚的少女,那夏雨可就是一个泼辣的大嫂了;如果说秋雨是一个出嫁生了孩子的母亲,那冬雨可就是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妇了。作者在这里表现出对自然、生命的热爱。2、品味语言,学习作者多角度描写景物的方法。(1)、例句:水珠子从花苞里滴下来,比少女的眼泪还娇媚。……小草似乎像复苏的蚯蚓一样翻动,发出一种春天才能听到的沙沙声。呼吸变得畅快,空气里像有无数芳甜的果子,在诱惑着鼻子和嘴唇。赏析:这段文字从视觉、听觉和嗅觉的角度描写雨后的世界,牵动着美妙的联想和想象,带给我们全方位的感受。(2)、默读课文,从文中再找一些这样精彩描写的语句,朗读并细细体味。视觉:春天,树叶开始闪出黄青,花苞轻轻地在风中摆动,似乎还带着一种冬天的黄昏。视觉、听觉:而荷叶铺满了河面,迫不及待地等待着雨点,和远方的蝉声、近处的蛙鼓一起奏起夏天的雨的交响曲。四、盘点提升,当堂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