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敬梓作者介绍吴敬梓(1701—1754)字敏轩,安徽省全椒县人,清代小说家。出生于官僚地主家庭。不善于治理家业,又喜欢慷慨资助别人,与朋友歌吟豪饮。父亲死后,不几年家产便变卖殆尽。他二十三岁中秀才,此后科场一直不利,到三十岁还没考上举人。家业荡尽,功名又无希望,被族人视为败家子,于是迁居南京,靠卖文和朋友接济为生,生活相当贫困。由于科场不遇和家道衰落,他饱尝了世态炎凉,逐渐认识了八股科举的腐朽糜烂,产生了厌弃功名富贵的思想。广泛的交游,长期同官僚、政客、名士之流的周旋,使他对官场的腐败,儒林的堕落,有了较深刻的认识。这一切使他胸中郁结了愤世嫉俗之情。安徽巡抚推荐他去参加博学鸿词科考试,他抱着鄙薄功名富贵的态度,托病拒绝了。乾隆十六年,皇帝南巡,别人都去恭迎“盛典”,他却“企脚高卧向栩床”,表示了对最高统治者的鄙视。长篇讽刺小说《儒林外史》就是在作者这样的生活和思想基础上写成的。《儒林外史》是一部章回体长篇讽刺小说,是中国古典文学中讽刺艺术的最高峰,给后世的讽刺小说以直接影响。它以整个封建社会为批判对象,以不同类型的封建知识分子为中心,通过对他们生活和心灵的描绘与剖析,勾画了一群“儒林”的丑恶形象。小组合作复述课文故事梗概。1、组长分配任务,安排顺序。2、小组汇报:轮流说话12345678910111213141516《范进中举》按故事情节的发展,可分为和两大部分。第一部分(1-2段)中举前范进贫困的生活和卑微的社会地位,以及他不顾一切参加乡试的情况。第二部分(3-12段)写范进中举喜极发疯及中举以后社会地位显著变化。课文结构中举前中举后1.(3—5节)写范进上街卖鸡和喜极而疯。2.(6—10节)写众人“治疯”。3.(11—12)写张乡绅拜会范进。作者从哪些方面将范进中举前后的状况进行对比,并从课文中找出依据。(1)经济地位(2)社会地位(别人对他的态度)小组合作:1、自主学习(在书上批注)2、组内交流3、小组汇报中举前中举后经济状况经济状况社会地位:社会地位差:“”“”住的是茅草棚;吃的是小菜饭,“”不知猪油可曾吃过两三回;去乡“”试回家,家里已是饿了两三天。低邻居看不起他(他母亲快要饿死,也无人相助)。胡屠户骂他,瞧不起他好转邻居送来许多食物;胡屠户“提着七八斤肉,四五千钱”;张乡绅送银赠房提高邻居贺喜、劝慰、出主意帮忙,称之为“范老爷”;胡屠户称之为“文曲星”、“贤婿老爷”;张乡绅与之称兄道弟。他20岁开始应考,前后考过20多次,直到54岁才中了举人。中举前唯唯诺诺,中举后则坦然地同方面大耳的张乡绅平起平坐,打起官腔,成了封建社会的新贵,特权阶级的人员。范进形象热衷功名迂腐懦弱圆滑世故范进中举前后,胡屠户对他的态度发生了哪些变化?课文主要从哪几个方面写出这些变化?众邻居、张乡绅呢?从这些变化中你可以看出什么?对比小组合作:1、自主学习(在书上批注)2、组内交流(求全)3、小组汇报中举前中举后语言动作胡屠户可以任意辱骂范进,说他是“现世宝”“因我积了甚什德,带挈你中了个相公”并训斥他“凡事要立起个体统来”“是个烂忠厚没用的人”范进因去乡试没有盘缠向胡屠户商议,骂他长相“尖嘴猴腮”,骂他野心“不三不四,就想天鹅屁吃”。中举后,大家请胡屠户“治疯”,胡屠户作难道:“虽然是我女婿,如今却做了老爷,就是天上的星宿。天上的星宿是打不得的。”称范进是“贤婿老爷”夸范进“我的这个贤婚,才学又高,品貌又好,就是城里头那张府、周府这些老爷,也没有我女婿这样一个体面的相貌”说他女儿“像有些福气的,毕竟要嫁与个老爷”。手里拿着一副大肠和一瓶酒来贺喜,吃得醺醺的,横披了衣服,腆着肚子去了。范进向他商议到城里去乡试的盘缠,被他一口啐在脸上,骂了一个狗血喷头。“治疯”连斟两碗酒喝了,卷一卷那油晃晃的衣袖,走到范进跟前一个嘴巴打将去。回家时,见女婿衣裳后襟滚皱了许多,一路低着头替他扯了几十回。攥、舒、缩、揣胡屠户众邻居、张乡绅请找出众邻居、张乡绅对范进态度变化的语句加以分析。15你从这些对比中看出了他们是怎样的人?(1)胡屠户:(2)张乡绅:(3)众乡邻:欺贫爱富,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