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课堂下的课堂评价在小学阶段,学生的独立意识尚未形成,他们非常看重对自己的评价。可以说,评价可以直接影响学生对知识技能及思想情感的发展。好的评价是一团火,可以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温暖学生的情怀,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所以课堂效果也着力于评比,创造评比的条件,搭建评比的平台,以此来激活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我们将全班同学依据综合素质的好、中、差搭配,均衡的分配到每个小组中去,分好组后,要注意培养骨干,就是培训小组长和副组长,全班有8个组,有16个正负组长,骨干作用起到了,就是16个小老师,他们能充分发挥作风,才能搞好各个环节的学习工作。每个小组的平均成绩基本相同,实力相当。实施小组内成员相互合作、各组之间相互竞争。【展示评比表格】每周末评出各组的分数,评出优秀小组,鼓励先进促进后进,不少小组还对这些同学制定了奖惩措施,在班级形成了一个良好的比学赶帮超的氛围。月末我们还根据各小组的成绩评出了优秀小组,并将在三好学生和进步之星评选中优先考虑优秀小组成员。既然评比,就不能只评不比。对评出来的结果要及时总结。我们的做法是每四周总结一次,对分数前五名的小组予以表扬,前三名的小组发给奖品,并选一组做一次经验介绍,对分数后两名的小组提出批评,要求小组派代表上台分析原因提出下周的目标。合作小组之间从各个方面实施竞争,小组内部一般合作多余竞争,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课堂上讨论时,一般组长主持,点名发言、讨论,组织记录、简单问题找成绩差点的同学发言,作为讨论基础,复杂问题找成绩好的同学发言,直至找老师帮忙。(2)展示:先是在小组展示,小组同学人人展示,然后参加全班展示,在展示阶段(也是反馈)充分发挥学生作用,兵教兵,兵练兵,兵强兵。教师不该讲的不讲,不该说的不说,不要轻易否定和轻易肯定,教师一定要坚持住,不多说一句话,让学生主动学习,主动参与,主动质疑,主动释疑,主动争论,主动点评。关于点评,学生做不好时,教师及时点评,不能不了了之。(3).小组内部资料共享,小组内有人对导学案中的某个问题查到了可以确信的答案,小组内的同学可以共享。(4).爱心1+1帮扶活动哪一个班级都有相当一批成绩较差的同学,我把他们称为潜能生,(我不愿使用后进生一词,我觉得学生只要肯努力,就不分先进后进,只要进步就好),这些学生仅仅靠老师是照顾不过来的,为了让他们也能在集体中获益,提高学习的积极性,我们开展了爱心帮扶活动,这项措施就是在小组内让一号二号每人分别帮扶六号或五号的同学,三号四号同学互帮互助,以依次类推,帮扶中可以讲解,可以测试,可以听写,可以讨论,方式不限、为了将此项工作落到实处,我们给每个帮扶对子发一个“帮扶本”,用来记录帮扶活动的材料,每周二、周四下午放学前收上来检查,对帮扶工作做得好的同学给个人加分,并经常在班会课上当众予以表扬,对于帮扶工作做得出色的,我们还在班级墙报“我们的榜样”栏目中专项展示。此项活动既有利于绩优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增强表达能力,又有利于潜能生提高学习成绩,对于帮扶双方的学习都起到督促作用。总之,课堂评价中,要注重每个学生的独特感受,以激励为主,敏锐地捕捉其中的闪光点,并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通过每一个教学环节的细微之处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和同伴心诚意切、实事求是的评价,激励学生积极思维,营造一种热烈而又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从而使课堂评价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真诚的评价发自内心的对学生的尊重和赏识,有时也许是一个期待的眼神,一个会心的微笑或有力的大拇指,即使“无声”,也会带来“胜有声“的效果。只有这样的课堂评价才是发自肺腑,才能动人心魄,远离虚伪与做作,唤起学生的倾情投入。用热情的鼓励去开启学生的心灵之门,用适时的引导去点燃学生的智慧火花,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