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练习题1一、填空题1.玻璃具有下列通性:各向同性、介稳性、熔融态向玻璃态转化的可逆与渐变性、熔融态向玻璃态转化时物理、化学性能随温度变化的连续性。2.在硅酸盐熔体中,当以低聚物为主时,体系的粘度低、析晶能力大。3.物质在熔点时的粘度越高越容易形成玻璃,Tg/Tm大于2/3(大于,等于,小于)时容易形成玻璃。4.熔体是物质在液相温度以上存在的一种高能量状态,在冷却的过程中可以出现结晶化、玻璃化和分相三种不同的相变过程。5.当SiO2含量比较高时,碱金属氧化物降低熔体粘度的能力是Li2O335KJ/MOL。这类氧化物能单独形成玻璃。网络变性体:其单键强度<250KJ/MOL。这类氧化物不能形成玻璃,但能改变网络结构,从而使玻璃性质改变。网络中间体:其单键强度介于250~335KJ/MOL。这类氧化物的作用介于玻璃形成体和网络改变体两者之间。3.无规则网络学说的要点。1当我排队等着站上小便池的时候有人已经在大便池先尿了■■■■■■■■■■■■张为政整理■■■■■■■■■■■■勿删■■■■■■■■■■■■学说要点:玻璃的结构与相应的晶体结构相似,同样形成连续的三维空间网络结构。这种网络是离子多面体构筑起来的。晶体结构网是由多面体无数次有规律重复而构成,而玻璃中结构多面体重复没有规律性。4.晶子假说要点学说要点:硅酸盐玻璃是由无数“晶子”组成,“晶子”的化学性质取决于玻璃的化学组成。所谓“晶子”不同于一般微晶,而是带有晶格变形的有序区域,在“晶子”中心质点排列较有规律,愈远离中心则变形程度愈大。“晶子”分散在无定形介质中,并从“晶子”部分到无定形部分的过渡是逐步完成的,两者之间无明显界限。5.试从结构上比较硅酸盐晶体与硅酸盐玻璃的区别。(1)在晶体中,硅氧骨架按一定的对称规律排列;在玻璃中是无序的;(2)在晶体中,骨架外的金属阳离子占据点阵中的固定位置;在玻璃中,他们均匀地分布在骨架的空腔内,并起着平衡氧电荷的作用;(3)在晶体中,只有当骨架外阳离子半径相近时,才能发生同晶置换;在玻璃中,不论半径如何,只要遵循电价规则,骨架外的阳离子均能发生互相置换;(4)在晶体中,氧化物有固定的化学计量;在玻璃中氧化物可以非化学计量的任意比例混合。三、计算题1.有两种不同配比的玻璃,其组成如下:序号Na2Owt%Al2O3wt%SiO2wt%11020702201070试用玻璃结构参数说明两种玻璃高温下粘度的大小?答:序号Na2Omol%Al2O3mol%SiO2mol%110.5712.8676.57220.36.1773.49对于1:Na2O/Al2O3<1,所以Al2O3为网络变性体Z=4R1=(10.57+3×12.86+2×76.57)/76.57=2.64∴Y1=2.72对于2:Na2O/Al2O3>1,所以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