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难之中的救护》教学设计一、授课学科:小学《品德与社会》二、授课名称:《灾难之中的救护》三、执教教师:马景香四、课型:活动性学习五、年级:五年级(下册)六、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课教材从“灾难中的自救自护”、“自然灾害中的援助”两个方面呈现了主题内容。首先通过引导学生学习汶川地震中四名抗震救灾小英雄的事例,培养学生应含有的某些优秀品质和不怕困难,勇于协助别人的人格魅力,倡导学生要树立“一方有难,八方增援”的人道主义精神。懂得面对突发的自然灾害,不仅要从容冷静,战胜困难,自救自护,并且要想法设法对别人进行救助。另首先通过学习,总结认识自救自护的经验,初步掌握发生灾难时能对的使用自救自护的知识和办法,规避危险,保护自己。要懂得我们的祖国是一种大家庭,随着他的日益强大,对发生灾难始的救助,会越来越及时有效,社会公益救助就成为我们每一种组员应尽的责任。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本课教学任务可分三学时完毕,本节课为第一学时。重要教学任务为学习汶川地震中四名抗震救灾小英雄的事例,懂得面对突发的自然灾害,应当含有的精神品质,掌握碰到自然灾害时的救护方法,培养学生面对灾难临危不惧及坚强勇敢的意志和品质。(二)教学理念;以多媒体教学为载体,用好教材,引导学生在根据本身生活经验,收集素材,交流思想,在演习活动的过程中学习知识,形成能力。(三)教学目的:1、懂得即使灾难是不可抗拒的,但采用适宜的自救自护方法,会减少或避免某些伤害的道理。2、通过学习与演习训练,提高自救自护的能力。掌握灾难来临时对的的自救自护的办法。培养学生面对灾难临危不惧及坚强的意志和品质。3、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和解决信息的能力,在学习中观察、探究、思考、体现的能力,提高学生与人合作的意识。●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培养学生面对灾难临危不惧、坚强勇敢的品质以及关注别人的爱心。学会在自然灾害中对的的自救自护和互救办法。教学难点:对的的自救自护和互救办法。(四)板书设计:15灾难之中的救护从容勇敢坚强自信面对灾难办法得当勇于救人(五)教学环节:活动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教师活动:播放视频,充满激情的说:今天老师为大家准备了一段视频,请认真观看。看完后说说你从中收集到了哪些信息?学生活动:观看视频,收集信息,(能够互相交换意见)。教师活动:导语:同窗们,大自然孕育了人类,但她也会给人类制造灾难,使我们受到巨大的伤害。如何才干减少或避免某些伤害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灾难之中的救护(师板书课题)【设计意图:结合本课教学内容及学生已有的知识体系,营造轻松开放的学习氛围,通过一段视频,使学生对自然灾害的危害性有一种初步的理解,自然而然地进入本课的学习。】活动二、交流资料,情感铺垫。教师活动:引语----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涉及范畴最广,救灾难度最大的就是发生在5月12日四川汶川的特大地震灾难。课前老师请同窗们收集汶川地震的有关资料,下面大家一起来交流交流。学生活动:有部分学生交流课前收集到的有关汶川地震的有关资料。【设计意图:通过课前收集资料,培养和树立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在课堂上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多选择的交流渠道,使学生通过资料收集与交流的过程,理解我国发生的汶川特大地震灾害,在思想上产生共鸣,为本课的学习做好情感上的铺垫。】活动三、学习事迹,感悟品质。教师活动:师过渡语----在5.12汶川特大地震灾害中,涌现出了一大批从容镇静,勇于救人的英雄少年。你懂得他们的名字吗?下面我给大家讲一种小英雄的事例。播放幻灯图片,配乐激情讲述林浩的事迹。讲完提问:听了林浩的事迹后,你想对小林浩说什么?学生活动:学生发表感言。教师活动:接着出示何翠青图片及故事,配乐由学生朗诵何翠青的事迹。幻灯出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林浩、何翠青他们为什么能冒险返回去救同窗呢?学生活动:同桌交流探讨,发表自己的想法。教师活动:师小结----林浩、何翠青面对灾难从容镇静,坚强勇敢,勇于救人的精神令我们感动,是我们的优秀典范。除了林浩、何翠青尚有某些小英雄,下面请同窗们将课本翻到86页,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