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诗眼鉴赏诗歌的一把钥匙一经典引路阅读唐诗,然后回答问题.(2003年全国卷)过香积寺王维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你认为这首诗第三联两句中的“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答案]“诗眼”分别是“咽”、“冷”。山中的流泉由于岩石的阻拦,发出低吟,仿佛呜咽之声。照在青松上的日色,由于山林幽暗,似乎显得阴冷。“咽”、“冷”两字绘声绘色、精炼传神地显示出山中幽静孤寂的景象(意境)。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赵师秀《约客》2000年全国卷)对这首宋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C第四句描写了“闲敲棋子”这一细节,生动地表现出诗人此时闲适恬淡的心情。[点拨]诗眼:字、词(动词、形容词、虚词等)思路:特征(写景、状物、叙事)﹢主观情感→诗歌意境阅读唐诗,回答问题。(2002年北京卷)登鹳雀楼畅当迥临飞鸟上,高出尘世间。天势围平野,河流入断山。[注]鹳雀楼:唐朝时建于今山西省永济县西南高阜上的一座三层楼,是当时的登临胜地,后废毁。唐代诗人王之涣曾经写下一首著名的同题诗作,与畅当的诗相比,王之涣的诗显然更胜一筹。你认为王之涣诗的优胜之处主要表现在哪里?[答案]王诗不仅写出了在鹳雀楼上所望见的壮阔景象,而且包含了“登高才能望远”这一人生哲理,境界显得更加高远。[点拨]诗眼:主旨句、警策句思路:挖掘内涵、领悟意蕴(结合全诗整体阅读)二拓展训练(一)请找出下列诗句的诗眼1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桐。(孟浩然)2山抹微云,天粘衰草。(秦观)3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杜甫)4孤灯燃客梦,寒杵捣乡愁。(岑参)5风老莺雏,雨肥梅子。(周邦彦)6寺多红叶烧人眼。(二)为下列诗句画线的地方选择一个恰当的词。1行到水穷处,_看云起时。(王维《终南别业》)a漫b坐c闲d笑2绿情红意两逢迎,_春来远林。(洪荼《阮郎归》)a送b携c和d扶(三)为下面一首诗选择一个恰当的题目____齐己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a)梅颂(b)咏梅(c)梅花吟(d)早梅(四)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绝句杜甫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又看过,何日是归年。分析这首诗感情表达的特点。[答案]本诗是典型的以乐景写哀情。前两句的江山花鸟四景写出了景象清新、赏心阅目的春光,但岁月荏苒,归期遥遥,游兴顿失,反而勾起了漂泊的感伤。(理解时要抓住“何日是归年”这个主旨句)三题型预测阅读诗人陈与义27岁时任期满回京待命途中写的一首纪行诗,完成后面题目。襄邑道中陈与义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本诗中“飞”的含义就极为丰富,请结合诗中描写的相关画面,将这些含义写出来。[答案]①两岸花“飞”是船中人所见,衬托出船行之快;②描摹出了暮春时节落英缤纷,两岸成了花的世界;③透露出诗人的潇洒俊逸,对回京待选的喜悦、信心与憧憬。四课堂小结刘铁冷在《作诗百法》中说:“诗之有眼,犹人之有目也。”人之目,乃心灵之窗口;诗之眼,则是洞察诗词旨趣的窗口。可见,诗眼是诗中最能开拓意旨和表现力最强的关健词句,它足以使全篇生姿添色,使诗意隽永含蓄,使诗句灵动飞扬。抓住诗眼,就可弄清诗歌的情感脉络,领会诗歌的意境和主旨。诗眼或为一字,或为一词,或为一句。其位置并不固定,但总是全诗的点睛之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