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天天练(七)•一、名篇名句默写•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1)登斯楼也,,宠辱偕忘,,其喜洋洋者矣。(范仲淹《岳阳楼记》)•(2)曲终收拨当心画,。东船西舫悄无言,。(白居易《琵琶行》)•(3)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杜牧《阿房宫赋》)则有心旷神怡把酒临风四弦一声如裂帛唯见江心秋月白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不苟取一钱苟:或许•B.某公素善余善:交好•C.往往启其所未及启:陈述•D.益以品节自厉厉:磨砺答案A(解析苟:苟且,随便。)A•2.下列各组语句,全都说明黄贞文“忠诚磊落”的一组是()•①昼所为,夜必书之②缊袍粝食,不苟取一钱③成进士,不谒选而归④及城破,兄弟并诣城西竹胜庵⑤城亡与亡,此儒者分内事耳⑥平居谈道讲德,往往启其所未及•A.①②③B.③⑤⑥C.②④⑤D.②③⑤答案D(解析①是说黄淳耀有记日记的习惯,生活态度严谨;④是说城被攻破后兄弟二人一同来到竹胜庵;⑥是说弟弟黄渊耀的)D•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A.黄淳耀到礼部参加考试,有显要人物想推荐他做官,被他严词拒绝。因为他不愿与当权者同流合污。•B.在民族危亡关头,黄淳耀挺身而出,率志士抵抗入侵,城破后自缢而死,表现出凛然难犯的民族气节。•C.黄淳耀的品节对他的弟弟有着重要的影响,在黄淳耀就义后,弟弟渊耀戴着哥哥掉下的头巾从容就义。•D.黄淳耀写作的诗文.置办的产业都已传在世上,文章最后对兄弟死时的细节描写更是富有传奇色彩。答案B(解析A项应是有显要人物想推荐他做第一;C项应是看见哥哥的头巾掉在地上,便拾起替他戴好;D“制举业”不是指“置办产业”,应是指“写应试文章”)B•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君子始进必以正,岂可损名义以徇之耶?••(2)进不能宣力王朝,退不能洁身自隐,读书寡益,学道无成。•译文:向前不能替国家出力,退后不能隐居保持自身清白,读书缺乏收获,学道没有成绩。(“宣力”“洁身”“寡”各1分,大意2分)译文:君子初进身必须循着正道,怎么可以损伤名义而屈从私情呢?(“始”“以”“徇”各1分,大意2分)•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3分)•A.现实生活中,面对功名、地位、金钱这些让人利令智昏的东西,一些腐败分子,毫不自律,给党和人民的事业造成了极大的损失。•B.记者在交谈中发现,绝大多数人对如何确保“秒杀”的高成功率三缄其口,有的甚至以为遇到了来探底的同行而将记者的淘宝账号拉入“黑名单”。•C.今天的班会上,班主任让张一斌同学介绍自己助人为乐的事迹,他脸憋得通红,出言无状,只结结巴巴的说了一句:“这是我应该做的。”•D.长春市发布的房屋“限购令”被业内人士称为最严厉的房地产调控政策,这将使市民对投资房产一事敬而远之。答案:B【解析】A利令智昏:因贪图私利而让人失去理智,神志不清。不能用在“让人”后面B“三缄其口”指说话十分谨慎,不敢或不肯开口。C.出言无状:说话超越本人的身份、地位、放肆、没有礼貌。D“敬而远之”表示尊敬,但不愿接近。B•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不同的生活习俗、自然条件以及地理环境,使各地的民居在平面布局、结构方法、造型等方面呈现出淳朴自然,而又有着各自的特色。•B.长江中的江豚被誉为“水中大熊猫”,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也是《华盛顿公约》确定的全球濒危物种之一,再不加以保护,15年后将会灭绝。•C.一个省的文化系统如果能肩负起当地文化传统的使命,那么这个省的文化底蕴就会得到保持,而不至于中断和流失。•D.工作压力、环境污染、睡眠不足、缺乏运动等因素都会影响到人的身心健康,不健康的生活习惯、饮食习惯同样不容忽视。答案:B项(A项成分残缺。句子中谓语动词“呈现”缺少宾语,应在“淳朴自然”后或句末补上“的特点”;而且“自然条件”和“地理环境”这两个概念有交叉。C项语序不当,应将“如果”放到句首;“和”改成“或”。D项“生活习惯”包含着“饮食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