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自主预习助读资料链接知能创新导学情感价值提炼素能综合检测4.本段运用的主要论证方法有哪些?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对比论证、例证法。5.蔡元培对北大学生提出“砥砺德行”的要求有什么针对性?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经历了辛亥革命的失败和连年军阀混战的北京社会,道德已经失范,新的道德规范尚未树立,社会处于道德沦丧状态。所以要求学生“束身自爱”。(2008·辽宁高考)下面是某学生向老师祝寿时发言的一个片段,其中有四处不得体,请找出来并加以修改。这次我们专程从全国各地光临母校,给我们至今健在的恩师俞老师做寿。俞老师视名利淡如水,看事业重如山,八十高龄还在做学问。俞老师又把最近出版的大作赠送给我们几个高足,我们都感到十分欣慰……(1)将________改为________;(2)将________改为________;(3)将________改为________;(4)将________改为________。【解析】本题以应用文体中的祝寿词为背景材料,主要考查语言的得体。通过分析我们发现,解答本题应注意根据语境条件判断语言运用的正误。“光临”,敬辞,称宾客来到;“高足”,敬辞,称呼别人的学生。说“我们”“光临”、“我们几个高足”显然不得体。“至今健在”不可当面说上年纪的人。“欣慰”,喜欢而心安,不可用在自己对别人行为的情感态度上。答案:(1)光临回到(2)至今健在精神矍铄(3)高足学生(4)欣慰高兴一、积累运用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肄业(yǐnɡ)干禄(lù)冶游(yě)造诣(yì)B.切磋(cuō)商榷(què)敷衍(fūyǎn)弭谤(mí)C.訾詈(lì)相勖(xūn)砥砺(dǐlì)贻误(yí)D.塞责(sè)颓俗(tuí)提携(xié)筹集(chóu)﹒﹒﹒﹒﹒﹒﹒﹒﹒﹒﹒﹒﹒﹒﹒﹒﹒﹒【解析】选D。A项“肄”应读yì;B项“弭”应读mǐ;C项“勖”应读xù。2.下列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捷径惊骇打盹无动于衷B.琐碎国藉褪色无虞缺乏C.脉博感慨起讫根深蒂固D.赋于伸张黯淡以身作则【解析】选A。B项“藉”应为“籍”;C项“博”应为“搏”;D项“于”应为“予”。3.依次填入句中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1)苟能爱惜光阴,孜孜求学,则其_____,容有底止。(2)在为期13天的行程中参加者在迪斯尼导游的带领下登长城、游漓江,_____丰富多彩的中华文化,亲身体验中国的传统与现实。(3)在千千万万坚守抗灾一线的党员干部中,_____职责的李彬只是一个缩影。(4)刻拟筹集款项,多购新书,将来典籍满架,自可_____,无虞缺乏矣。A.学问领悟恪守旁征博引B.造诣领略恪守旁稽博采C.学术领略固守旁稽博采D.学识领悟固守旁征博引【解析】选B。学问:知识,学识。造诣:学问、艺术等所达到的程度。学术:有系统的,较专门的学问。学识:学术上的知识和修养。领略:指了解事物的情况,进而认识它的意义,或者辨别它的滋味。领悟:领会,理解。固守:主观固执地遵循。恪守:严格遵循。旁征博引:为了表示论证充足而广泛地引用材料。旁稽博采:广泛地查询引用材料,进行论证。4.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再猖狂的犯罪分子也逃不过公安人员的火眼金睛,贩毒集团的头目被公安人员包围时,如瓮中之鳖,无处可逃。B.近十多年来,我国的城市“夜景观”建设琳琅满目,发展十分迅速。C.故必有卓绝之士,以身作则,力矫颓俗。诸君为大学学生,地位甚高,肩此重任,责无旁贷,故诸君不惟思所以感己,更必有以励人。D.至于同学共处一堂,尤应互相亲爱,庶可收切磋之效。不惟开诚布公,更宜道义相勖,盖同处此校,毁誉共之……﹒﹒﹒﹒﹒﹒﹒﹒﹒﹒﹒﹒﹒﹒﹒﹒【解析】选B。琳琅满目:比喻各种美好的东西很多(多指书籍或工艺品),用于此处不妥。5.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通过网络传播优秀的传统文化,可以让网络文化渗透传统优秀文化血液,引导年轻一代加深中国五千年文明的理解与认同,并利用这笔宝贵的精神资源建设当前的先进文化。B.两会代表们期盼国家药医管理局尽快制定措施,尽量降低药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