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祁祁阳一中祁1.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2006年江西题)A.家是什么?家不只是房子,不只是丈夫、妻子、孩子,家是一份惦念,家是一份牵挂。B.《教师口语》一书的《序言》说:“《教师口语》是为强化教师的口语表达能力而新增的专业课程。”C.诈骗犯有一种特长,讲究“适销对路”:你迷信鬼神,他就以鬼神为饵,你迷信权力,他就以权力相诱。D.这种白内障冷冻摘除器,具有制冷、解冻迅速、操作方便、安全性能高等特点。A问号用在一句话末尾,表示疑问的语气。例:今天怎么回来得这么晚?他是谁?从什么地方来?使用问号注意以下几点:①反问句和设问句都是疑问语气,因而句末都用问号。例:在战争激烈的时候,我们不是曾经来回走在田野里寻觅野菜来么?是谁创造了人类世界?是我们劳动群众。②选择问句跃然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选择项,但仍然是一个完整的句子,因而只在句末用一个问号,句中各项之间用逗号。但有时为强调各项的独立性,也可以在各项之后都用问号。例:你这是临场胆怯呢,还是身体不适呢?站在他们的前头领导他们呢?还是站在他们的后头指手画脚地批评他们呢?还是站在人民的对立面反对他们呢?③有些句子虽含有疑问词,(谁、什么、怎么样等),但并非真正发问,而是表达一个陈述语气,因而应用句号。例:我不知道他去车站接谁。他究竟什么时候回来,谁也不知道。他们正在讨论怎样对待困难。④有些表委婉语气的祈使句,句末也可用问号。例:请你稍微挪一下凳子好吗?你来一下好不好?⑤主谓倒装的问句,问号放在句末。例:怎么啦,你?安排工作了吗,这些新来的同志?感叹号:表示感情强烈的句子末了的停顿。感叹句,感情强烈的反问句,祈使句末尾要用感叹句。例:这是个多么伟大的民族!祥林嫂,你放着罢!注意:倒装的感叹唏,感叹号放句尾。例:多美啊,祖国的春天!顿号:顿号表示句内最小的停顿,常用在并列的词或词组之间。例:我国科学、文化、文艺、卫生、教育、新闻出版等事业有了很大的发展。如果并列的词语中间停顿较长,用逗号亦可,顿号亦可。例:这翻滚的麦浪,这清清的流水,这大雁的歌唱,使年轻人深深地陶醉了。注意:1。(约)概数间不用顿号。例:小河对岸三、四里外是浅山,好似细浪微波,线条柔和,宛延起伏,连接着高高的远山。(95年)[点拨]这儿“三、四”是约(概)数,不应有顿号。2。并列数字之间要用顿号。例:这项任务由三四班共同完成。[点拨]由“共同”可知“三四”并非一个班。不能缺顿号。3。如果并列词语之间还有并列词语,大的并列词语之间要用逗号,小的并列之间要用顿号。例:原子弹、氢弹的爆炸,人造卫星的发射、回收,标志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达到了新的水平。4。分句之间要用顿号。例:今年春季,这个省的沿海地区要完成3700万土方的河堤加高和河口截流改道工程,任务重、工程难、规模大。(97年)[点拨]此句中的“任务重”“工程难”“规模大”不是句子内部的成分并列,而是三个主谓句的并列,应该用逗号。5。并列词语之间有了“和”“与‘”及“等连词,不再在连词前有顿号。例:‘参加这次龙舟赛的有永顺花船、辰溪红船、以及沅陵黄船。6.语气词后不用顿号,要用逗号。例:花园里的花可多了,什么海棠呀,玫瑰呀,米兰呀……五颜六色,挺吸引人的。[点拨]名词加了“呀”“啊”“呢”等就成了短句,用逗号不用顿号。7.集合词语间不用顿号。例:“高招”期间,有关部门一定要把好大专院、校的收费关。[点拨]“大专院校”是集合词语,已约定俗成,不能断开。另如,“工农兵”“中外记记者”“中小学生”“公检法三家”等。练习1.下面标点符号使用无误的一项是(93年全国题)A.“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同志们。”厂长严肃地说。B.我要给爷爷理发,爷爷笑了,“你?笤帚疙瘩戴帽子——充人哩。”C.基础知识究竟扎实不扎实?对今后的继续深造有重要影响。D.今天去呢?还是明天去呢?我实在拿不定主意。B2.下面标点符号使用无误的一项是A.概括地说就是“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八个字,事情成败的关键就是能不能发现人才,能不能使用人才?B.中国每人平均每年总要吃四、五百斤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