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若为王聂绀弩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请同学们看一看,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教学目标:1.理解本文的思想批判性.2.理清思路,体会“虚拟幻想式”“假定之假定”的写法,把握本文大开大合的结构.3.进一步掌握杂文的艺术特点.分组并制定自学内容。1:了解作者的有关情况。2:挖掘文章的主题,结合课文的语言发掘其言外之意。3:探讨内涵,关注社会,忆古思今。4:归纳写作特色,以及对作品的赏析。一九三七年秋,在武汉同编《七月》的胡风(中)聂绀弩(右)、萧军四十年后又相聚。1980年于北京聂绀弩(1900----1986)现代作家,是中国现代杂文史上继鲁迅\瞿秋白之后,在杂文创作上成绩卓著,影响很大的战斗杂文大家.有人称其杂文是”有力的响箭,常常射中敌人的鼻梁”1丁聪作聂绀弩漫画像文学史上,颇多奇人、怪人,聂绀弩就是这样一个人物。他落拓不羁,不拘小节,口无遮拦,我行我素,造成了一生坎坷,多灾多难,10年囹圄,8年病疴。他能活到83岁,真是一个奇迹。1903年生于湖北京山县城,1924年考入黄埔军校,毕业后又考入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回国后,曾任南京中央通讯社副主任,193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此后辗转各地从事抗日宣传、报刊编辑和进步文艺活动。1951年,任人民文学出版社副总编辑兼古典部主任,1955年因“胡风事件”撤职。1957年被划为“右派”,到北大荒劳改。“文革”期间以“现行反革命”罪被判处无期徒刑,在山西等地坐牢。粉碎“四人帮”后,状如鬼影,老伴带他上理发店,他“揽镜大骇,不识镜中为谁”。1986年3月,走完了他那曲折的传奇人生。聂绀弩在杂文、古典小说研究、旧体诗三方面均有很高造诣。他是杂文大家,夏衍认为“鲁迅以后杂文写得最好的,当推聂绀弩为第一人。不过,他最为人称道的文学成就,是他在逆境中创作的旧体诗词,以其独特的情感和艺术感染力赢得了广大读者的喜爱,以至在诗坛上有了“聂体”之誉。不少名篇、名句被传诵一时,如“男儿脸刻黄金印,一笑身轻白虎堂”(《咏林冲》)等人物诗;“文章信口雌黄易,思想交心坦白难”等“文革”诗。亲爱的江青同志你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你善于活学活用战无不胜的毛泽东思想你奋不顾身地在文艺战线上冲锋陷阵使中国舞台充满了工农兵的英雄形象。倘以舳舻资赤壁,何如郊薮起雕栏。吾民易有观音土,太后难无万寿山。凿得一池春水阔,献叫八国联军看。此园撤尽千关锁,今义和团血尚斑【注】江青爱游颐和园,每至必前呼后拥,驱赶园内游人。当时正是三年自然灾害之后。猜一猜:下面两首写江青的诗分别是谁写的,两人的诗风、人品如何?——郭沫若聂绀弩那时聂绀弩正在北大荒接受劳改,与郭沫若在不同的地方用不同的方式继续着各自的人生。共同探讨阅读第6节,体会“我生活在这些奴才的中间……而我自己也不过是一个奴才的首领”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作者在这里巧妙地批判了皇权思想和奴才思想,阐述了“我若为王”后出现种种情景的原因.表达了作者对为王者的蔑视和嘲讽以及对为奴者的憎恨与鄙视.文末“我若为王,将终于不能为王,却也真的为古今中外最大的王了”,这句话前后有矛盾吗?不矛盾.我若为王,将铲除一切奴种,那样“我将没有一个臣民”,当然也就“将终不能为王”.但我捍卫了人的尊严与独立思想,维持了自己鲜明的个性,我将是一个更加鲜明而独立的完人.这才是真正的“王”,也就是说“古今中外最大的王”.这句话充分体现了作者对人类尊严和独立思想的崇高和追求.2作者通过对”我若为王”的种种情形的虚拟设想,批判了皇权意识和奴才思想,尤其是对皇权的基础----奴才,表示了强烈的愤慨,呼唤要铲除一切奴种.表达了对人类尊严和独立思想的崇高和追求.总结文章主题:捧王后、捧太子、捧公主、捧皇亲国戚趋炎附势阿谀奉承我的每句话都成为“圣旨尽力实现王的愿望不指摘王的过失、罪行俯首帖耳惟命是从低头、鞠躬、匍匐谄媚、乞求、快乐的表情低微、柔婉、畏葸的声音卑躬屈膝巧言令色阅读2-5节,看一看,作者主要写了”我若为王”之后的哪些情景,这些情景有什么共性?奴才的嘴脸到底有多可恶。3奴才——世界还大有待于改进作奴才们的首领:最大耻辱,最大的悲哀杀死臣民:不准一个奴种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