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住Ctrl键单击鼠标打开教学视频动画全册放播《输血与血型》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输血与血型》是七年级下册第四章第四节内容。本章教材通过前三节的介绍让学生对血液循环系统形成一个完整、清晰的认识,在此基础上,特意把与现实生活关系密切的“输血与血型”单独安排一节,是对新课程目标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目标的全方位体现。本节虽然文字量不多,知识量也较少,但与人类生活有十分密切的关系。这些内容学生也很感兴趣,渴望获得相关知识的欲望。同时,引导学生了解、认同“无偿献血”,从而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二、学情分析:学生知道人流失大量血液要通过输血来治疗,对ABO血型也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但对输血与血型的关系,以及输血的一些要求和原则都不是很清楚;对无偿献血有所耳闻,但也存在一些顾虑,他们对无偿献血的意义和国家给无偿献血者的权利都不是很了解。三、教学策略:通过丰富的的视频使学生对“血型的发现”有所了解,知道“如何区分ABO血型”,无偿献血者的心声使学生对无偿献血有了感性的认识和了解。教师通过创设问题情境,精心设计问题,层层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小组合作精神,激励学生主动获得知识的兴趣,充分体现新课程的理念。学生在观看视频、分析表格中学会思考,学会小组分工、合作,从而培养了学生的自学的能力和团队精神。四、教学目标认知目标:(1)了解血型发现的过程,能说出ABO血型系统的类型,知道如何区分ABO血型。(2)知道输血与血型的关系。了解安全输血原则。(3)知道失血量与健康的关系,了解我国无偿献血制度的相关知识。能力目标:(1)能通过对视频、表格和所学内容的分析、归纳、总结出新的知识。(2)学会小组分工、合作能取长补短,共同进步。(3)能学会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做到学以致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输血与血型的了解,认同我国的无偿献血制度。(2)激发珍爱生命的情感,树立成年公民应当积极参加无偿献血的意识。五、教学重点、难点(1)ABO血型的类型、同型输血的有关知识以及输血与献血的关系。(2)激发珍爱自己和他人生命的情感,树立健康的成年公民应当积极参加无偿献血的意识。六、教学流程教学内容学生活动教师活动设计思路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认真观看视频,激发求知欲望。思考教师提出的质疑。1.播放视频。提出质疑“为什么要输同型血呢?”,引出新课。1.通过视频模拟的场景,提出质疑,激发学生求知欲望。1、2、阅读观看相关资料,了解血2.运用多媒体通过文字、2.结合文字资料及视频血型的发现血型的发现型的发现史,并学会从中收集信息。3.结合课本,小组合作完成教师提出的问题。4.交流结果。错误或不完整的其他同学补充。视频展示“输血治疗”史。3.提出问题,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自主学习。4.引导学生交流讨论结果,倡导学生关爱生命。资料,展示发现史,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3.小组合作,自主学习,促使每个学生都参与到课堂中来,并重点培养合作精神,符合新课程的新理念。4、通过小组合作解决教师提出的问题,认同每个生命的宝贵,进而能更深刻的感受到血型的发现对人类的意义。2、区分ABO血型5.学生观看视频并小组分工记录不同血型的判断标准。6、汇总、交流记录的结果,完成“模拟血型鉴定”环节,并能用简明的语言说明“甲、乙、丙、丁”四人分属哪种血型的理由。5.播放视频,指导学生在观看过程中小组分工记录下不同血型的判断标准。6、设计“模拟血型鉴定”的环节,让学生学以致用,同时指导学生用简洁、准确的语言说明理5.培养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以及学会分工合作,归纳、分析信息。6、让学生能学以致用。同时锻炼学生的表述能力、由。同型输血7.了解凝集原和抗凝集素的关系,并运用这部分知识通过小组讨论完成“输血关系表1”请一组同学上黑板展示该小组的讨论过程及结果,其他同学对该组错误的地方提出质疑,并说明理由。生生质疑,生生回答。8、根据“输血关系表1”的内容,小组合作完成“输血关系表2”9、了解异型输血后能说出在输异型血时要注意的事项。从而得出“输同型血”的原则。7.补充知识:凝集原、抗凝集素。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