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回答上面四个图形符号中,哪一个与其他三个类型不同?请说明你的理由。•圆形,因为圆形是惟一没有角的图形。•三角形,它是惟一由直线构成的。•半圆形,它是惟一由直线和曲线组成。•第四个图形也可以,因为它是惟一非对称性的图形。由于标准和角度不同,这四个图形都可由于标准和角度不同,这四个图形都可以作为答案:以作为答案:多角度立论:就是能够区别相同材料所蕴含的不同要旨和细微差异,从不同的角度去看问题。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yuè)之,廪食(sì)以数百人。宣王死,珉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韩非子》根据“滥竽充数”的故事进行多角度思考?古时候,齐国的国君齐宣王爱好音乐,尤其喜欢听吹竽,手下有300个善于吹竽的乐师。齐宣王喜欢热闹,爱摆排场,总想在人前显示做国君的威严,所以每次听吹竽的时候,总是叫这300个人在一起合奏给他听。有个南郭先生听说了齐宣王的这个癖好,觉得有机可乘,是个赚钱的好机会,就跑到齐宣王那里去,吹嘘自己说:“大王啊,我是个有名的乐师,听过我吹竽的人没有不被感动的,就是鸟兽听了也会翩翩起舞,花草听了也会合着节拍颤动,我愿把我的绝技献给大王。”齐宣王听得高兴,不加考察,很痛快地收下了他,把他也编进那支300人的吹竽队中。这以后,南郭先生就随那300人一块儿合奏给齐宣王听,和大家一样拿优厚的薪水和丰厚的赏赐,心里得意极了。其实南郭先生撒了个弥天大谎,他压根儿就不会吹竽。每逢演奏的时候,南郭先生就捧着竽混在队伍中,脸上装出一副动情忘我的样子,看上去和别人一样吹奏得挺投入,还真瞧不出什么破绽来。南郭先生就这样靠着蒙骗混过了一天又一天,不劳而获地白拿薪水。可是好景不长,过了几年,爱听竽合奏的齐宣王死了,他的儿子齐湣王继承了王位。齐湣王也爱听吹竽,可是他和齐宣王不一样,认为300人一块儿吹实在太吵,不如独奏来得悠扬逍遥。于是齐湣王发布了一道命令,要这300个人好好练习,作好准备,他将让它300人轮流来一个个地吹竽给他欣赏。乐师们知道命令后都积极练习,想一展身手,只有那个滥竽充数的南郭先生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惶惶不可终日。他想来想去,觉得这次再也混不过去了,只好连夜收拾行李逃走了。正面思考:批评南郭先生不懂装懂。侧面思考:批评齐宣王的“大锅饭”制度,给滥竽充数者有机可乘;表扬齐湣王不墨守先王之法,厉行改革,使无能者无藏身之地。反面思考:南郭先生最后逃走,没有继续硬占位子,还算有点自知之明。从人物角度方面分析:南郭先生:不求上进,弄虚作假齐宣王:大锅饭制度,在上面听,不联系群众齐湣王:不墨守成规,锐意改革,下去听,能够深入群众队长:失职,不注重管理,用人不当队友:应帮助南郭先生,发挥集体主义、团队精神对一个事物或材料作多角度思考主要有哪些角度呢?•1、一个事物或材料,至少可以从“正面(肯定)、反面(否定)、侧面”几个角度去审视;•2、多人或多物的材料,有几“人”或几“物”就有几个审视角度;阅读寓言《鲁人徙越》,你能从几个角度立论?有个鲁国人很会编草鞋,他的妻子善于织绢,夫妻俩打算搬到越国去住。有人劝阻他说:“搬到越国去,你的处境会更加困窘的。”鲁国人问道:“为什么呢?”那人解释说:“鞋是供人穿用的,可是越国人赤脚走路;绢是供做帽子用的,可是越国人披散着头发。凭着你的所长,搬到你的长处根本无法施展的国家去,却想要不处于困境,可能办得到吗?”参考答案:•正面:凡事应先作调查研究,不打无准备之仗,才能成功;•反面:正因为那里不穿鞋戴帽子,所以可开拓新的广阔的市场领域,可以大有作为;•侧面:每个人总是要有自已的一项本领。做什么事都要扬长避短,方能百战百胜;阅读材料选择多角度立意19世纪法国著名科幻小说家凡尔纳一生写了104部科幻小说。当初他的第一部科幻小说《气球上的星期五》接连被15家出版社退回。他当时既痛苦又气愤,打算将稿子付之一炬。他妻子夺过书稿,给他以鼓励。于是他尝试着走进第16家出版社。经理赫哲尔阅读后,当即表示同意出版,还与凡尔纳签订了为期20年的写作出版合同。凡尔纳1成功在于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