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的体验一.提出问题我校在每个学年都会举办八、九年级班级篮球联赛,在整个比赛的过程中,作为一名体育教师观察发现,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很高,打起球来非常卖力,拉拉队的表现更是不用说,但很多学生对如何组织比赛却了解甚少。因此我就想通过适当的理论学习,让同学们了解球类比赛的组织与编排方法,进而让学生自己去组织一次班级篮球联赛二.教学过程(一)、问题引入在一次理论课上,教师提问:“世界杯足球赛大家喜欢看吗”?同学们几乎是异口同声:“喜欢”。教师:“既然大家都喜欢看世界杯,那么老师有一个问题要考考大家”。学生:“什么问题,老师您说”。教师:“大家知道,参加世界杯决赛阶段的队伍共有32支,请大家帮老师算一算,到最后冠亚军产生,一共要打多少场比赛”?同学们在思考、计算,有人说:“48场”,有人说:“60场”,但没有一位同学回答准确。教师:“这就是我们本节课所要讲的内容——球类比赛的组织与编排,大家认真听,谜底一会儿便打开”。(二)、单循环制的组织与编排教师:“大家知道世界杯第一阶段是分成8组采用循环赛制,大家算一算一个组要打多少场比赛”?不一会,有学生举手回答:“老师一个队打3场,4个队一共是12场,对不对”?教师笑而不答:“大家说对不对”?有部分学生表示支持,有部分学生表示怀疑,教师:“刚才这位同学说得有道理,但只说对了一半,大家想一个队打3场,其他队在计算的时候,是不是有一场比赛已经和前面的队伍打过了,换句话手说是不是多算了一次(用粉笔在黑板上作适当的演示)”。学生:“是”。教师:“那么每个组共打了------”?学生:“12除以2,6场”。教师:“对了,那么现在请大家算一算世界杯第一阶段总共是多少场比赛”?学生:“8乘以6,总共48场”。此时同学们的积极性被完全调动起来了,我抓住时机让同学们掌握了用简单的方法对单循环比赛场次、轮次的计算。(三)、淘汰制的组织与编排教师:“世界杯第一阶段比赛结束之后产生了16强,进入到淘汰赛阶段,场次计算比较简单,哪位同学帮老师算一算一共有多少场”有学生举手回答:“16强到8强一共8场,8强到4强一共4场,4强到2强一共2场,冠亚军1场,总共是15场”。教师:“大家说对不对”?有的学生回答说对,有的学生沉默不答。教师:“这位同学基本上说对了,大家想一想是不是还有一场三四名的比赛”?学生:“噢”!教师:“那么一共是多少场”?学生:“16场”。教师:“现在我们可以算一下整个世界杯阶段总共有多少场比赛了吧”。学生:“48加16,总共是64场”。在热烈的气氛中,教师抓住时机让学生了解了有关淘汰赛制的场次、轮次、种子队、轮空位置的相关知识。三.组织实施在接下来的班级篮球比赛,教师在每个班级挑选两名学生组成竞1赛组,由他们分工合作完成抽签、表格的制定、比赛结果的登记、最终到名次的产生。体育教师作为裁判组独立存在,由竞赛组安排临场裁判。整个比赛过程同学们组织的井井有条,所有班级的同学表现出空前的积极性,以至于活动结束后很长一段时间,同学们还精精有道地说起比赛的某些片段。四.分析1、此举的目的之一是为了让学生在观看体育比赛时能够看懂比赛,知道比赛的结果是如何产生的。2、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有能力组织起一场球类比赛。就我校此次班级篮球联赛而言,是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的一次完美结合。3、在体育课的教学以及课外活动课上,教师应该多寻找机会锻炼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使他们有能力去处理一些比赛项目。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