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詹天佑(第二教时)学习目标:1、随文学近义词“周密、精密”,把詹天佑的“说”与“做”联系理解,体会人物品质。2、随文学近义词“讥笑、嘲笑”,结合前文当时当地的情况,在文中及补充资料中感受“人为和客观上的困难”,有感情地朗读并理解课文。3、采用各种朗读手段,重点感悟詹天佑4、5自然段亲身勘测、开凿隧道中“说的”“做的”“想的”的四个句段。体会詹天佑在修筑铁路过程中的爱国精神、顽强毅力、身体力行、与工人同甘共苦、不耻下问等优秀品质,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极端负责的工作精神。4、读、设计图纸,画、演、讲、看演示检查学习效果,体会詹天佑的杰出智慧。5、设计碑文,深化认识,激发热爱祖国、立志为祖国做贡献的思想感情。教学过程:一、导入:1、中国近代史上,有许多人值得我们景仰,他们做出了前人从没做过的事,达到了前人达不到的高峰。昨天开始走近一个伟人,今天继续好好学习他,让我们充满敬意读出他的名字。(课前板书课题)读题。2、复习。(1)用一句话介绍他。(课件出示)填空。(2)课文开篇第一句就是对詹天佑的高度评价。板书(重点词)(3)为什么说“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围绕中心句,作者选取了哪些典型事例?请用小标题的形式概括出来(临危受命、勘测线路、开凿隧道、设计线路)(出示课件)二、相机学习第4自然段“说”和“做”和第5节中的“带头做”。体会詹天佑精神的杰出。在修筑铁路的四年也就是1400多个日子里,有许许多多让人难以忘怀的动人细节。就让我们走近施工现场。课文正面描写人物:哪句是说?哪句是做的?哪句是想?默读第4自然段,括号画出詹天佑的相关句子。在文中作批注。组织交流。深入学习,抓关键词。1、片段一的“说”:(课件出示)(1)学“周密”:本义“周到细密,没有一丝一毫的差错”——找文中根据“四个哪里”——读句说写法“排比”——换句序“1324”体会“语感”“对照”——再齐读(高低高低错落读,强调“都”读出无所不包的气势)说体会——小结:无论工程中的大事小事,都考虑周全、事事落实。(板书:认真严谨的工作作风、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2)学“精密”:找下文中语言释义——读出“不能、不应该”中的果断——说体会:要求严格。(3)创设情境读句:詹天佑在哪些场合说这样的话?在施工动员会上(读“我们的工作……”),好,加油鼓劲,充满信心;任务出色完成时(读“我们的工作……”),由衷赞叹;在寒风中在悬崖上,一个工程人员马马虎虎测了一个数据就下来了……严厉又恳切。詹天佑真不愧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为什么这样说?(板书:对工作人员严格要求,极端负责的工作精神)2、片段二“亲身勘测”中的“做”:工程人员看到詹天佑总工程师亲自爬上了峭壁!(课件出示,齐读)(1)哪些词语让你深深感动,默读—悟一悟—批注—准备说一说你的感受。(当地的自然环境描写,地理环境恶劣、气候恶劣,看出困难重重,暗示当时处境艰难,深陷困境,朗读表达情感)(多媒体显示加点词)这些词语也让老师深有感触。指名读——齐读(2)头脑中出现怎样的画面?读“白天……晚上……”激情:白天还有人相伴,晚上只有孤身一人在昏暗的油灯下绞尽脑汁。(3)为什么说“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板书词汇:身体力行、身先士卒、率先垂范、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与工人同甘共苦、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3、第五自然段“开凿隧道”中“做”中体会精神。三、学习第4自然段中的“想”(片段三),结合当时当地的困难(穿插第2节中人为困难即国外政治环境,地理气候等自然条件险恶和科技设备工作人员使工程更艰巨等客观环境,补充其他国内权贵、资金、家庭等困难),体会他的爱国精神。1、过渡:詹天佑对待工作人员近乎苛刻,自己也不顾生命危险,是什么力量让他这样做?2、课件出示:“想”。3、自由读句。你想强调什么,打算怎么读?你强调这是中国人修的铁路。你强调这是第一条铁路。你强调修不好铁路的后果。你和老师一样强调詹天佑的坚定信念和克服困难的决心。对句子的理解不一样,朗读的侧重点也就不一样,现在你认为怎样读最能表现詹天佑的爱国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