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使数学课堂教学更好“玩”[摘要]爱玩好动是孩子的天性。让孩子们快乐的学习,这是新课程的要求。如何设计课堂教学,使学生获得属于自己的东西,并且感受到数学是好“玩”的,是我们要探讨的问题。[关键词]玩数学;设计课堂教在小学数学课程改革实验教学中,面对新课程教育理念的洗礼,面向一群天真无暇、活蹦乱跳的孩子,他们最喜欢的是什么?——“玩!”爱玩好动是孩子的天性。如何设计课堂教学,使学生获得属于自己的东西,并且感受到数学是好“玩”的,是我们要探讨的问题。一、肢体语言的应用。一双双举起的小手,在空中划了一个优美的弧线。你以为这是体育课或是音乐课?那你就错了,这是一节数学课。这些学生是在跳舞吗?其实他们在用自己的小手在表述一个数学概念,帮助大脑完数学概念的沉淀。刚教低年级时,觉得这些孩子真难教,一个个都懵懵懂懂的,有时一句话重复三四遍,他们仍会睁着一双大眼睛,很无辜地看着你,小脑袋里肯定在想:“老师在说什么呀?”所以我尽量用童真童趣的语言,可有些概念性的知识用童趣的语言反而变了味。这该怎么办?新课程标准强调“体验”二字,并非纸上谈兵,因为人的认知总是由具体到抽象,让学生“体验”,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这个“具体”则具体到每一个动作。肢体语言在低年级教学中所发挥的作用是实效的。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上完一节课并能从头至尾都认真听讲是一件很困难的事,心理学家也说,儿童的有意注意通常只能保持10分钟。你一定遇到过这样的情况:书上的口算题在课上明明已经校对过答案了,但当你批改时却仍然有部分学生有错,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学生在听别人说答案时只用眼睛在看,说不定看着看着还会看到窗外去,因为低年级学生总是“过分自信”,认为自己肯定没错。要解决这个问题也很简单,从一年级就开始培养学生的“手上动作”。但凡要校对答案了,把小铅笔拿手上,别人说哪题你就指着哪题,错了做个记号最后再订正。别看这是一个简单的动作,却让学生把手、脑、眼睛配合起来,可以真正解决困扰很多老师的最实际的问题。又如,二年级上学期教学口诀求商时很多老师可能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学生想的口诀并没有错,但得数往往写成口诀中的另一个乘数或者干脆把积写在了商的位置。这是因为口诀的顺序和出发算式的顺序是相反的,顺着背口诀,而最后的商往往是从口诀的前两个字中取一个,学生极容易犯糊涂。而有的学生虽能写对,但却要花费很长的时间,因为他想完口诀还要想到底填哪个数。于是我想到了让他们的小手来帮助大脑。在做除法时只要拿出一根手指,指着算式说口诀,口诀中的每个字和算式中的具体位置对应好,这样口诀说完了,自然就知道商的位置上应该填几,既节省了时间,而且正确率也相当高,我让学生们用这招,他们做起除法来游刃有余。另外,这招还可以用在检查上,用口诀检查除法是最好的方法,小手一指,对错与否全在掌握。我还把书空用在了我的数学课上。可能很多老师会奇怪,书空不是语文课上写字用的吗?其实数学课上用到书空可以调动学生的注意力,总比学生把手放在腿上,光用眼睛看用耳朵听效果要好的多。一年级上学期在教1、2、3、4等数字时可以书空,教>、=、<时也可以书空,课堂上教+、-、×、÷这些符号书写时不必在本子上写,书空就可以了。二年级上学期“认图形”的练习课中有一题是问把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分成三角型,最少可以分几个。这题对生来说是有难度的,于是我就教学生如何思考,也就是选取一个点向其他的点依次连线。在讲解的时候,我发现让学生光看我演示,自己再做的时候还是有很多错,一是没注意听,二可能就是没看懂没听懂。于是我换了方式,在我讲解的时候,我叫学生把小手拿出来,一边看一边听一边跟着我书空,而我也有意识地把速度放慢,让他们的脑袋和手都能跟上我的节奏。我发现这遍教下来效果好了很多。手脑并用的确可以达到异想不到的效果。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在枯燥的学习中加那么点动作,像是在做课间操,却帮助了他们还不太会思考的大脑解决了很多生活中的问题、学习中的问题。别小看了他们那一双双稚嫩的小手,可不只是折飞机玩泥巴,别忘了它们也会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