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收常用术语与税收原则课件contents目录•税收常用术语•税收原则•税收分类•税收程序•税收法律责任01税收常用术语是指按照税法规定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纳税义务人包括依法享有申请减税、免税、退税的权利,以及在纳税过程中知悉税收信息、提出纳税申诉等权利。纳税义务人的权利包括按照税法规定申报纳税、缴纳税款,以及接受税务机关的监督和检查等。纳税义务人的义务根据不同的税种和征收方式,纳税义务人可以分为个人纳税人、企业纳税人等。纳税义务人的分类纳税义务人纳税期限纳税期限是指纳税义务人按照税法规定应当缴纳税款的最后期限。纳税期限的确定根据不同的税种和征收方式,纳税期限的确定方式也有所不同,常见的纳税期限有按月、按季、按年等。纳税期限的延长在某些情况下,税务机关可以依法延长纳税期限,例如因不可抗力等原因导致纳税人无法按时缴纳税款。是指纳税义务人应当向哪个税务机关申报纳税和缴纳税款的具体地点。纳税地点根据不同的税种和征收方式,纳税地点的确定方式也有所不同,常见的纳税地点有注册地、经营地、财产所在地等。纳税地点的确定在某些情况下,纳税人可以依法向税务机关申请变更纳税地点,例如因生产经营需要等原因需要迁移至其他地区。纳税地点的变更纳税地点税率的分类根据不同的税种和征收方式,税率可以分为定额税率、比例税率、累进税率等。税率是指税务机关对纳税人应纳税所得额征收的比例或额度。税率的确定税率一般由国家税务总局制定,在制定税率时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如经济发展水平、财政收入需求等。税率是指国家为了鼓励某些特定行业、地区或行为,对纳税人已经缴纳的税款给予一定的减免或返还。税收减免税收减免的种类税收减免的申请根据不同的减免方式和标准,税收减免可以分为免税、抵免、扣除、退税等。纳税人可以根据国家相关政策法规,向税务机关申请税收减免,并按照规定提供相关证明材料。030201税收减免02税收原则税收法定原则是指税收主体必须且仅依法律的规定征税;纳税主体必须且仅依法律的规定纳税,税收要素法定、明确。包括三个部分,即税种法定、税收要素法定、程序法定。其核心就是将税收的课赋和征收行为上升为一种国家法律行为,强调的是依法治税。税收法定原则•税收公平原则是指政府征税要使各个纳税人承受的负担与其经济状况相适应,并使各个纳税人之间的负担水平保持均衡。税收公平原则征税要覆盖所有纳税人和所有的课税对象,不能有任何例外。普遍原则所有纳税人在法律面前都是平等的,应依照其支付能力或受益大小来分担政府所征收的税收。平等原则税收公平原则税收负担必须明确地、合理地分摊,课税不能对纳税人生活及经济活动造成不合理的负担;税收不能隐含暴力的和不公平的因素。确定原则政府征税要为纳税人纳税提供最大限度的方便,如申报简易、缴纳方便等。便利原则政府征税需确保以最小的费用获得最大的税收收入,并使每个纳税人的费用最小化。最小费用原则税收公平原则税收效率原则的具体内容有节约行政开支:税务部门的费用必须尽量减少,以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降低纳税人的奉行费用:通过合理设计税制,使纳税人在依法纳税过程中所花费的奉行费用尽量减少。促进资源的有效配置:通过税收影响消费和生产者的行为,使社会资源得到合理有效的配置。税收效率原则是指政府征税要有利于资源的有效配置和经济机制的有效运行,提高税务行政的管理效率。税收效率原则03税收分类按征税对象分类以商品生产、交换和提供劳务的流转额为征税对象,如增值税、消费税等。以纳税人的所得额为征税对象,如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等。以纳税人拥有或支配的财产为征税对象,如房产税、车船税等。以纳税人的特定行为为征税对象,如印花税、契税等。流转税所得税财产税行为税由中央政府征收、管理和使用的税种,如消费税、关税等。中央税由地方政府征收、管理和使用的税种,如房产税、土地增值税等。地方税由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共同征收、管理和使用的税种,如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等。共享税按税收管理和使用权限分类税收包含在商品或劳务价格内的税种,如消费税、关税等。价内税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