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二轮复习实验题专练实验题专练专练定位本专练主要是解决高考热考的几种实验题.高考对实验题的考查方式为“一小一大”或“一力一电”的组合方式,对力学实验的考查一般比较简单,侧重实验原理、实验注意事项和简单的数据处理;而电学实验则侧重考查电路设计、实物连接、数据处理和误差分析.从命题趋势看,实验题的考查向着拓展实验和创新实验的方向发展,来考查学生的迁移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应考策略实验题无论如何考,其原理和方法都离不开课本中的实验,复习中应该根据考题,找准我们学习过的类似且相应的实验,从原理迁移中找突破.专练14力学实验的设计与探究(限时:45分钟)1.(2013·山东·21(1))图1甲为一游标卡尺的结构示意图,当测量一钢笔帽的内径时,应该用游标卡尺的________(填“A”“B”或“C”)进行测量;示数如图乙所示,该钢笔帽的内径为________mm.图1答案A11.30解析游标卡尺测量钢笔帽的内径时,使用内测脚,故填“A”,该游标卡尺的最小分度为0.05mm,游标尺的第6个刻度线与主尺上的某刻线对齐,所以读数为11mm+0.05mm×6=11.30mm.2.(2013·浙江·21)如图2所示,装置甲中挂有小桶的细线绕过定滑轮,固定在小车上;装置乙中橡皮筋的一端固定在导轨的左端,另一端系在小车上.一同学用装置甲和乙分别进行实验,经正确操作获得两条纸带①和②,纸带上的a、b、c??均为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点.图2(1)任选一条纸带读出b、c两点间距离为________;(2)任选一条纸带求出c、e两点间的平均速度大小为____,纸带①和②上c、e两点间的平均速度v①________v②(填“大于”、“等于”或“小于”);(3)图中________(填选项).A.两条纸带均为用装置甲实验所得B.两条纸带均为用装置乙实验所得C.纸带①为用装置甲实验所得,纸带②为用装置乙实验所得D.纸带①为用装置乙实验所得,纸带②为用装置甲实验所得答案(1)2.10cm或2.40cm(±0.05cm,有效数字位数要正确)(2)1.125m/s或1.25m/s(±0.05m/s,有效数字位数不作要求)小于(3)C解析(1)纸带①中b、c间距为6.00cm-3.90cm=2.10cm;纸带②中b、c间距为6.50cm-4.10cm=2.40cm;?10.50-6.00?×102m(2)纸带①中c、e两点间的平均速度为v①=1.125m/s;纸带②2×0.02s-?11.50-6.50?×102m中c、e两点间的平均速度为v②=1.25m/s;可知纸带①、②2×0.02s-上c、e两点间的平均速度v①小于v②;(3)由纸带数据可知,纸带①的加速度几乎恒定,纸带②的加速度不恒定,故选项C正确.3.(2013·江苏·11)某兴趣小组利用自由落体运动测定重力加速度,实验装置如图3所示.倾斜的球槽中放有若干个小铁球,闭合开关K,电磁铁吸住第1个小球.手动敲击弹性金属片M,M与触头瞬间分开,第1个小球开始下落,M迅速恢复,电磁铁又吸住第2个小球.当第1个小球撞击M时,M与触头分开,第2个小球开始下落??这样,就可测出多个小球下落的总时间.图3(1)在实验中,下列做法正确的有________.A.电路中的电源只能选用交流电源B.实验前应将M调整到电磁铁的正下方C.用直尺测量电磁铁下端到M的竖直距离作为小球下落的高度D.手动敲击M的同时按下秒表开始计时(2)实验测得小球下落的高度H=1.980m,10个小球下落的总时间T=6.5s.可求出重力加速度g=________m/s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3)在不增加实验器材的情况下,请提出减小实验误差的两个办法.(4)某同学考虑到电磁铁在每次断电后需要时间Δt磁性才消失,因此,每个小球的实际下落时间与它的测量时间相差Δt,这导致实验误差.为此,他分别取高度H1和H2,测量n个小球下落的总时间T1和T2.他是否可以利用这两组数据消除Δt对实验结果的影响?请推导说明.答案(1)BD(2)9.4(3)增加小球下落的高度;多次重复实验,结果取平均值(4)见解析解析(1)无论是交流电还是直流电,电磁铁都可以具有磁性而正常工作,A错;要满足实验条件,M必须在电磁铁的正下方,B正确;考虑到实验实际情况,应从小球下边缘到M点的距离作为小球下落的高度,则C错;敲击M的同时开始计时是准确的,D1T正确.(2)由公式H=2、t=g=9.4m/s2.(3)本题关键是准确计时,因此采210用累加法计时,同时适当增加小球下落的高度可以减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