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法估算》教案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乘法估算”。教材第 59 页的例 2 及相关练习题。教学目标: 1 经历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估算方法的过程,能估算一些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积。 2 在具体情境中合理选择不同的估算方法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进一步发展数学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在探索算法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自主探索的意识,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获得成功的体验。教学重点:经历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估算方法的过程,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方法,培养估算意识。教学难点:在掌握多种估算方法的同时,能够合理选择估算方法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看谁算得又多又快。 80×10 20×40 30×30 24×20 30×20 70×30 40×60 12×302.估算下面各题。31×5≈ 28×4≈ 62×7≈让学生独立完成,并说一说自己是怎样估算的。3.引入课题。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两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继续研究乘法估算。(板书课题:乘法估算) 二、自主探究1.收集信息,选择算法。 (1)课件出示主题图,引导学生认真观察,你们从图中获得哪些数学信息?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350(2)问题“能坐下吗”是什么意思?让学生说一说。(3)要比较座位数与人数的大小,必须先求出什么?用什么方法解决?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22×18(4)要求“能坐下吗”这个问题必须要算出精确结果吗?如果不需要,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计算呢?2.尝试估算,多法并举。(1)让学生小组讨论估算的方法。你能想出几种估算的方法?让学生将自己想到的方法在小组内进行交流。(2)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派代表进行汇报,重点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概括学生的估算方法,可能有如下三种: 方法一:18≈20 22≈20 20×20=400 方法二:18≈20 22×20=440 方法三:22≈20 18×20=360 (3)小结方法。同学们太棒了,你们能根据已学过的估算知识,想出这么多的估算方法,那谁能说一说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方法?引导学生明确: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与一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方法相类似。估算时可以把其中的一个两位数看成整十数,也可以把两个两位数看成整十数,再利用乘法口算确定估算结果。3.讨论交流,深层明理。提问:刚才我们用 3 种不同的方法进行估算,得出不同的结果,那么,是不是每种方法都能比较有效地判断出够不够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