锚钉治疗肩袖损伤锚钉治疗肩袖损伤 新技术项目概述(创新的思路与方法,技术的科新技术项目概述(创新的思路与方法,技术的科学性、先进性、实用性等内容)学性、先进性、实用性等内容) 肩袖撕裂是肩部疼痛和功能障碍的常见原因,随着 MRI的广泛应用,该病的诊断和治疗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通常 I 度损伤尤其是新鲜损伤者,首先动员病人行保守治疗。 II 度和 II 度以上损伤者应及时采用手术治疗。传统的手术方式是:做喙突至肩峰前外侧斜切口,沿三角肌纤维方向钝性分开肌纤维,暴露肩袖断端。 缝线编织肌健断端,肩袖止点部做骨槽,骨槽至大节结外侧钻骨道,编织缝线穿过骨道,或直接穿过骨质打结,行肩袖止点重建。这种方法操作较为复杂,创伤大,手术时间长,缝线缝合固定牢固性较差。今年来我们运用锚钉固定修补肩袖,使肩袖损伤手术操作简单化,同时缝合固定更加牢固。锚钉直接拧入肱骨大结节骨质,避免了打骨槽、钻骨道,从而使手术创伤小,操作简单化,大大缩短了手术时间。锚钉尾部所带缝线的强度、韧度大,可直接缝合肩袖断端,行肩袖止点重建,缝合固定更加牢靠,保证了病人早期功能锻炼。 手 术 方 法手 术 方 法 采用颈从神经阻滞麻醉,患者取仰卧位,患肩垫高,取肩外侧切口(有肩胛下肌损伤,或因其它原因需广泛暴露时取前外内侧切口),劈开三角肌,将三角肌从肩峰头剥离,牵开三角肌,切除喙肩韧带,有撞击综合症者切除肩峰前下端,切除的多少以向下不压迫肩袖为准。探查肩袖,先检查有无肩袖间隙撕裂,冈上肌与肩胛下肌间隙撕裂最多,其次是冈上肌与冈下肌间隙,冈下肌与小圆肌间隙撕裂较少见。然后探查冈上肌、冈下肌、肩胛下肌与小圆肌,冈上肌的损伤多为脱套损伤,可见到三角形或菱形撕裂口,打开后一部分病人可见到泡状突起, 一部分呈局限性凹陷,另有一部分无任何表现,但手指按压,有空虚感,也表明为深层撕裂,修整撕裂的肩袖间隙,将损伤的冈上肌或冈下肌及残存组织从肱骨大结节剥离,修整残端,在肱骨大结节上肩袖止点部位,拧入三枚锚钉,用尾线将冈下肌或小圆肌缝合固定。注意清理肩峰下增生骨赘及滑囊、肩锁关节下增生组织。关闭切口,伤口内置橡皮引流条。包扎。术后患肢用外展架固定于肩关节外展 800 、前屈 450 位。 适 应 症适 应 症 1 、 II 度和 II 度以上新鲜及陈旧性肩袖损伤。 2 、肱骨近端骨折合并肩袖损伤, 需同时修补肩袖。 国内外应用(研究)该项项目的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