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和生物教学的有机结合 信息时代的到来,改变了教育生存与发展的环境。为了适应这个发展趋势,我国已经确定在中小学中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同时要加强信息技术与其他课程的整合。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尤其在课堂教学中的整合,是我国面向 21 世纪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视点。生物教学强调情境与协作,重视直观和操作,提倡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将带网络功能的多媒体计算机引入生物课堂,将在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创新思维、培养互助品格、建立新型师生关系方面都能起到较好作用。本文就此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信息技术给生物教学提供的优势 1、计算机网络提供丰富的资源优势 教师在准备教案时,需要大量的资料及信息源,在传统的教学中,这种资料主要是通过书本、图片和录像等这些有限的手段向学生传输信息,这样的消息来源是非常有限的,而且缺乏灵活性、方便性和交互性。随着电脑科技的普及,教师将可以通过电脑从网络中得到文字、图像、声音、动画、视频,甚至三维虚拟现实等多方位信息用于课件制作,使教学内容更丰富,教学方法更加多样、更加灵活。 2、全面优化课堂教学信息技术运用于课堂教学,借助电脑、投影和视频展示台等多媒体工具,在屏幕上展示图、文、声、象相结合的精彩内容,吸引力大,渲染性强。教师向学生讲授时,也可借助扩音系统使学生听得更清楚,配上优美的音乐,欣赏性更强。 3、高效轻松的教学方式利用幻灯片教学,可以把一些重点和难点动画地多次渲染,有针对性观看;利用 flsh 和 authortre 制作课件,更有吸引力和渲染性;利用网页课件进行教学,界面美观、导航清晰、操作方便、效果显著。因此,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于课堂教学,可增加教学的信息量,提高教学的效益和效果,此外,还可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二、信息技术与生物课程整合的途径、方法在生物教学中,教师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特性和功能,结合教学内容精心设计导学方案,寻找切入点;浏览相关网站、主页、搜寻信息,捕捉结合点;整理主要信息建立链接,搭建生物教学平台,为学生创造一个有利于学生建构意义的学习情境。学生依据教师精心设计的导学方案,进入学习过程,并依据教师的导入问题,相对自主地决定学习方式(登录注册、进入网页或上网查询),尝试性地解决教师提出的问题;利用 bbs 等手段,展开生生讨论、师生讨论;教师对学习过程进行讲评、对共性认识予以总结、对个别问题给予关注。为了加深学生对课上所学知识的理解,拓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