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七下第6课《最后一课-》导学案VIP免费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七下第6课《最后一课-》导学案_第1页
1/2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七下第6课《最后一课-》导学案_第2页
2/2
广荣中学( )年级 科导学案 NO: 使用日期: 月 日 课题:《最后一课 》学案主人: 班级: 组别: 组内编号:教学目标(可体现学法指导):1、结合小说背景理解“最后一课”的含义。2、分析小弗郎士和韩麦尔先生是怎样的人,从而感受法国人民在亡国之际的强烈的爱国情感 ;3、懂得母语和国家之间的关系,树立热爱汉语、学好汉语的意识,培养自己的爱国感情。 学习重难点:1、心理描写对人物思想感情的作用。2、文中表现的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3、韩麦尔先生关于法语的见解和结尾动作描写所包含的思想感情。教学过程:一、自主学习: 背景介绍:《最后一课》写于普法战争第二年(1873 年)。1870 年 7 月,法国首先向普鲁士宣战,这个掠夺性的战争,正如马克思当时指出的,敲响了“第二帝国的丧钟”。9 月,色当一役,法军大败,拿破仑第三被俘,普鲁士军队长驱直入,占领了阿尔萨斯、洛林等法国的三分之一以上的土地 。这时,对法国来说,已经变成自卫战争。面对普鲁士军队的屠杀掠夺,法国人民同仇敌忾,抗击敌人。这个短篇,就以沦陷了的阿尔萨斯的一个小学校被迫改学德文的事为题材,通过描写最后一堂法文课的情景,刻画了小学生小弗郎士和乡村教师 韩麦尔的典型形象,反映了法国人民深厚的爱国感情。小说文体简介:(了解)①.小说的概念:小说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②.小说的三要素: 人物、情节和环境。③.故事情节:情节是一系列有组织的生活事件,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④.刻画人物的方法:分为外貌描写、语言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行动描写。⑤.环境的种类及作用:自然环境、社会环境。1、自读课文,划分并概括段落大意。小说以“我”的见闻感受为线索,按上学路上、课前、上课、散学的顺序来安排情节。共分四大部分。(P 练 18 整体阅读)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第四部分 2、文章哪些地方运用了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找出环境描写的句子,并试着分析一下他们的作用) 3、小弗郞士在最后一课上,思想感情发生了什么变化?找出描写其心理变化的语句。4、韩麦尔先生是怎样一个人?作者从哪些角度进行刻画?试找出相关语句分析一下。二、合作探究:1、 为什么说“总要把学习拖到明天,这正是阿尔萨斯人最大的不幸”?2、为什么小弗郎士今天听讲会全都懂,感到挺容易?3、“法兰西”,“阿尔萨斯”,“法兰西”...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七下第6课《最后一课-》导学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