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树和喜鹊》教学设计文本解读1、作者作品解读,作者金波著有诗集:《回声》、《会飞的花朵》、《我的雪人》、《金波儿童诗选》。2、《树和喜鹊》是一个童话故事,情节并不曲折,只是通过树和喜鹊在数量上的变化,阐述了友情所带来的快乐。3、学习本文要求学生会写四个生字,要求会认读 11 个生字。4、课文用生动的语句和细腻的语言描写了小鸟和小树由孤单到快乐的生活经历。告诉孩子们有了邻居,有了朋友,大家一同玩耍,一同游戏,才能享受快乐的生活。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会写本课“里、有、几、飞”四个生字,做到笔顺正确,并认识新笔画“横折弯钩”。2. 正确认读文中十一个生字。3. 能借助拼音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4. 理解“也”的用法,会用“……也……”说话、写话。过程与方法:1. 通过拼读、比较、识记、组词开花等方式认读本课十一个生字。2. 通过观察比较、书写、组词,会写本课四个生字。3. 通过拼读、朗读、开火车读、自由读等多种朗读方式进行阅读训练,逐步掌握朗读技巧,达到熟读成诵。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课文内容,感受邻居与朋友的重要性,培养学生间互助友爱的精神和合作意识。重难点分析: 逐步积累识字方法,掌握写字的技巧,注意字的布局和间架结构,正确、美观的写好“里、有、几、飞”四个字。从字里行间体会树和喜鹊心情的变化,读出由孤单到快乐的情绪变化。让学生联系实际,了解邻居与朋友的重要,懂得团结协作互助友爱,并能准确表达自己的见解,锻炼语言的表达能力。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导入1. 板书课题:树和喜鹊。2. 请一名同学拼读课题。3. 齐读课题。 4. 看到课题,你想知道什么?5. 导入:让我们看看树和喜鹊之间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设计意图] 激发学生兴趣,质疑课题,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一)师范读课文,生听准字音(二)出示要求,学生自读课文,学习生字1. 自由拼读课文,圈出本课生字新词,多读几遍,读准字音。2. 把生词读给同桌听一听,看谁读得好。3. 再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流利。4. 检查生字的认读情况。课件出示带生字的重点句子。此处需要老师详细提供句子。(1)读句子。 (2)读句中的生字。 (3)去掉生字的读音再读。(4)出示本课生词,指名读、开火车读、抢读,加深对字的印象。5. 学生自主交流识字方法,说说自己是怎样记住这些字的,老师适时给予引导、点拨。[设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