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中的事物形象: 1 、具有象征意义的形象 2 、具有特定含义的形象物象,即被作者人格化了的描写对象。诗人通过这种象征性的物象描写来曲折地表现他的品格节操、思想感情。如山川河流、花草树木,虫鱼鸟兽等。作者塑造物象是为了言志、言情、言心声。 咏物诗运用的是托物言志(象征)的手法,通过对某一具体事物的描绘来表达自己的某种理想和人格,以物喻人,言在此而意在彼。 所以,凡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的诗,往往都在对事物形象的描绘中寄寓诗人的思想感情和人生理想,因此既要分析诗中所描绘的形象,也要分析诗中所寄寓的感情。 1 、分析思路 欣赏这类诗时,一要注意物象的特点,提炼所写物象描写特征的词语,挖掘物象内在的品格、精神 ,二要注意作者在描摹的事物中所寄托的情感,抓物与志的“契合点”,就能明白作者意在何为,情为何端。2 、鉴赏方法① 鉴赏的依据——事物形象的自然属性(事物特征)。 ② 鉴赏的角度——事物形象的社会属性(作者借此抒发的感情、表现的寓意等)。鉴赏流程:物的外形特征——物的神韵、品格——诗人的理想情操3 、答题步骤( 1 )指出形象(物象)并概括物象的基本特征;( 2 )结合诗句具体分析形象 ( 结合表现手法 ) ;( 3 )点出形象的意义(作者的情感、理想、追求、品性等)。4 、课堂演练 分析下面诗歌中的形象。石灰吟 于谦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答案】刻画了一个要把自己的清白留在人间的石头形象。诗歌通过对经过千万次锤打出深山,熊熊烈火焚烧也视若等闲,即使粉身碎骨又何所畏惧,只为把一片清白长留人间的石头的描写,表达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元)王冕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忽然一夜清风起,散作乾坤万里春。 ( 1 )在这首诗中,诗人塑造的主要形象是什么?突出了它的哪些特征? ( 2 )作者主要运用了哪些写作手法? 诗人借此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 1 )诗人塑造的主要形象是梅花;突出了它耐寒、清高、报春的特征。( 2 )主要运用了衬托(用冰雪衬托梅之坚毅)、对比(用桃李对比以显示梅之高洁守志)的手法;诗人借此表达了坚持理想操守,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思想感情。小结 1 :鉴赏咏物诗时需注意下面两个方面① 从物人一体的角度来把握事物的特点,如:外形、内心世界、品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