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秆综合利用方法简介我国是粮食生产大国,也是秸秆生产大国,秸秆是农作物的副产品,是工、农业生产的重要生产资源。加强农作物秸秆还田和综合利用,把各类农作物秸秆“吃干榨尽”和转化增值,是我国现阶段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一项重大课题。下面就简单介绍几种利用方法: 一、秸秆发电 生物质直接燃烧发电(简称生物质发电)是目前世界上仅次于风力发电的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据初步估算,在我国,仅农作物秸秆技术可开发量就有6亿吨,其中除部分用于农村炊事取暖等生活用能、满足养殖业、秸秆还田和造纸需要之外,我国每年废弃的农作物秸秆约有1亿吨,折合标准煤 5000 万吨。秸秆不仅具有燃烧发电的价值,其燃烧后产生的余热、废气可就近提供给当地的工业园区使用,降低了园区的运作成本。每年发电废弃底渣还可以提供给当地的水泥厂生产水泥。秸秆燃烧后产生的粉尘含钾量达到10%,达到钾肥生产标准,经加工生产出来的绿色有机钾肥,以较低的价格卖给农民,又可返回农田,真正实现了各个环节的绿色闭合。宿迁秸秆直燃发电示范项目共投资 2.48 亿元人民币,每年发电量 1.32 亿度,可节约标准煤10万吨,减排二氧化碳22万吨。据粗略统计,电厂的上网电价为 0.63 元/度,而当地电价为 0.39 元/度,每年发电的纯收益为 600 万~800 万元,加上余热、废气、废弃粉尘的销售收入,估计10年内能收回投资成本。秸秆发电项目覆盖半径 30~40 公里,不仅使当地农民年人均增收 500 元~1500 元,也能为当地政府提供一定的财政收入。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第二大能源生产国和第二大能源消费国,煤炭作为一次性能源,用一吨少一吨,而国内主要以煤为燃料的电力供应紧缺也还会持续一段时间,煤电紧张局面将可能长期存在。我国小麦、水稻、玉米、棉花等农作物种植面积很大,产量很高,而且农作物是可再生资源,相对于现在电厂频频断“煤”、不堪煤价攀升的尴尬局面,推广秸秆发电具有取之不尽的资源优势和低廉的成本优势。通过制定合理的秸秆收购利用政策,研究建立秸秆收集、储存、运输管理政策和机制,促进秸秆回收和拣拾打捆形成一个稳定发展的产业,收、储、运、发电紧密联动,大力推动秸秆发电的发展步伐。 二、秸秆还田 随着我国化肥工业的快速发展和农业科技推广力度的加大,为农业增产增效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但农田长期以来大量使用化肥、农药,以及焚烧、废弃秸秆,造成土壤板结,有机质含量逐年下降,农田有机质含量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