陋室铭作者:刘禹锡广州市增城区水电二局学校 执教:陈丹凤 本文选自《全唐文》,作者刘禹锡( 772—842 ),字梦得,贞元九年进士,唐代诗人,哲学家。刘禹锡生活在安史之乱以后的中唐时期,关心社会现实,忧虑国计民生。因参加王叔文的政治革新运动得罪了当朝的权贵,被贬成安徽省和州通判。按当时规定,他应住衙门里的三间屋子。可是和州知县见他被贬而来,便多方刁难。半年时间连搬三次家,住房一次比一次小,最后成了一间陋室。在此背景下,刘禹锡愤然提笔写了《陋室铭》一文。作家作品简介铭: 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是用韵的。 陋室铭 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朗 读 课 文山 /不在高,有仙 /则名。水 /不在深,有龙 /则灵。斯是 /陋室,惟吾 /德馨。苔痕 /上 /阶绿,草色 /入 /帘青。谈笑 /有 /鸿儒,往来 /无 /白丁。可以 /调 /素琴,阅 /金经。无 /丝竹之乱耳,无 /案牍之劳形。南阳 /诸葛庐,西蜀 /子云亭。孔子 /云:何陋 /之有? 陋室铭( 唐 ) 刘禹锡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出名灵验这只品德高尚爬上映入博学的人 平民,没有功名的人调弄佛经奏乐的声音官府的公文 使身体劳累说有什么简陋的呢?解释红色的词语不加装饰的琴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何陋之有取消主谓句独立性,无意义。表示宾语前置,无意义。注意参考译文 山不一定要高,有仙人(居住)就出名;水不一定要深,有龙(居住)就有灵气了。这是简陋的房子,只因主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苔痕碧绿,长到阶上;草色清葱,映入帘里。谈笑往来的是渊博的学者,来来往往的没有平民。可以弹奏朴素的古琴,浏览珍贵的佛经。没有(嘈杂的)音乐声扰乱双耳,没有官府的公文劳神伤身。(它好比)南阳诸葛亮的茅庐,西蜀杨子云的亭子。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合作探究美文赏析1. 作者是如何引出陋室的,是开篇直接写陋室吗?2. “ 陋室” “陋”吗?作者从哪几方面写“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