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动物儿歌》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教材分析:1.课文采用儿歌的体裁,运用结构基本相同的句式,向学生介绍了常见的六种小动物的活动状况,为学生识字提供了一个轻松愉快的语言环境,巧妙地让学生了解一个最基本常用的句式——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这些小动物是学生基本认识的,这有利于学生学习了解课文内容。2.课文插图展示了这六种小动物的活动状况,形象有趣,色彩引人,为学生以识字写字为重点的综合学习提供了很好的媒介,有利于激发观察说话的兴趣,有利于图文结合了解课文内容。学情分析:1.儿歌中的这些小动物是学生常见的,这有利于学生学习了解课文内容。2.学生已经有大量朗读诗歌、儿歌的经历,具有一定的按节奏诵读的基础,再加上这首儿歌短小精干,节奏明快,歌词中的词语又是学生经常接触的,所以,要考虑这个因素来安排教学流程。 3.《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低年级的识字教学要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由此,依据文本特点,借助生动有趣的语言环境,以形声字教学为主体,着力体现识字教学的多样化。教学中,将分类识字与随文识字紧密 O 结合,引导学生自主发现汉字特点,循序渐进地掌握形声字的造字规律,使学生在情境中识字,在画面中感知,在诵读中理解,在游戏活动中习得识字方法,从而激发学生识字兴趣,从喜欢汉字走向自主识字。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图文结合和结合生活实际,了解句子的意思,了解“蜻蜓”等六种动物的活动状况及表现的生活习性,激发了解小动物的兴趣。2、能正确认读“蜻”等 12 个生字新词;借助汉语拼音能正确读记“蜻蜓展翅”等。技能目标1、借助汉语拼音,能正确朗读课文。2、能正确读写“迷”“网’’两个生字,注意部件和笔画在田字格的位置,努力按照书写要求和正确的执笔姿势和写字姿势做。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儿歌,热爱大自然、热爱小动物、保护小动物的感情。教学重点:1.能正确朗读课文。2.能正确认读“蜻”等 12 个生字新词,正确读记“蜻蜓展翅”等 6 个主谓短语,正确读写“迷“”网“两个生字。教学难点:图文结合和联系生活实际,了解句子的意思,了解“蜻蜓”等六种动物的活动状况,激发了解小动物的兴趣。教学准备:教师:文中六种小动物头饰、图片、名称词卡以及活动内容卡;“蜻”等12 个会认读字字词卡;课文图画、写字、课文 PPT。学生:1、预习课文画出课文中的会认字和会写字。2、预先通过上网、查询书籍等方式了解六种小动物的特点以及生活习性。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