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二首 词,又称为长短句,是我国诗歌中的一种题材 ,萌芽与南朝,形成于唐,盛行于宋。它原本是能唱的歌辞,但逐渐与音乐分离,成为纯粹的文学样式。 词都有词牌。可以把它理解为词的格式。词有题目,也可以不用。不同词牌规定的各种词调和词体,都有固定的字数、句数和格律。词按字数的多少分小令、中调、长调。文 学 常 识 本词作于 1925 年,当时革命运动正蓬勃发展。五卅运动和省港大罢工相继爆发,湖南、广东等地农民运动日益高涨。毛泽东同志直接领导了湖南的农民运动。同时,国共两党的统一战线已经确立,国民革命政府已在广州正式成立,国共合作创造了蓬勃发展的大好革命形势。但是,革命应该由哪个阶级来领导,成为党内外斗争的焦点。这年深秋,毛泽东去广州主持农民运动讲习所,在长沙停留,重游橘子洲,写下了这首词。 写 作 背 景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沁园春 长沙毛泽东 1925 年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研讨与思考沁园春 长沙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11 、开头三句的正常语序是怎样的?、开头三句的正常语序是怎样的?在深秋时节,毛泽东独立于橘子洲头,看着湘江水滚滚北去。 研讨与思考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11 、开头三句的正常语序是怎样的?、开头三句的正常语序是怎样的?2 、“独立”能否改为“站立” ? 沁园春 长沙独立寒秋,不行。“独立”不仅表明是一个人,而且显示了诗人砥柱中流的气概。研讨与思考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11 、开头三句的正常语序是怎样的?、开头三句的正常语序是怎样的?2 、“独立”能否改为“站立”?沁园春 长沙3 、这三句描述了一幅什么样的图画?独立寒秋图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研讨与思考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