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 注 发 展 有 效 教 学 ——“植树问题”的教学反思 武汉育才实验小学国际部 一、 背景介绍: 新课标实施,数学教材进行了相应的改革,数学思想方法的重要性更为彰显。最明显的表现在于每册教材多了“数学广角”这一单元,通过“数学广角”来进一步渗透数学学习的思想、方法,加强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逐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数学广角”的内容之一是简单的“植树问题”。“植树问题”通常是指沿着一定的路线,这条路线的总长度被树平均分成若干段,由于路线不同、植树要求不同,路线被分成的段数和植树棵数之间的关系就不同。现时生活中类似的问题还有很多,如安装路灯、花坛摆花、站队中的方阵、锯木头、走楼梯等等。这一内容主要涉及到的知识点有:敞开情况下的两头种、两头都不种、一头种和一头不种三种情况;封闭情况下的植树问题等。本节课重点要研究的是敞开情况下的两头都种这一内容。《数学新课程标准》十分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在教学要求中增加了“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而且要求“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魅力,感知数学的活动化。《课标》中关于第二学段目标有以下阐述:“应使学生经历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量关系,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探求给定事物中隐含的规律或变化趋势。”基于以上思考,我把目标制定为:1、 理解和掌握在一条线段上植树问题的规律,会正确解决类似的数学问题。2、 引导学生用画线段图的方法分析理解题意,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3、 在经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体验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能力。4、 使学生体会数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受到爱劳动,保护环境的教育。二、精彩片段三、教学反思为了让学生掌握物体个数与间隔数的关系,课前我布置学生去数一数路灯排列有什么规律,初步感受物体个数与间隔数的关系,这样首先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会有所观察,有所思索,有所实践。既能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做好课前准备,又能体会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价值。课堂上从多个角度给学生搭好台阶,以学生熟悉的线段图引入。看似是由具体、形象的实际问题变成了抽象的线段图。但是对于学生清楚地认识、发现点数与段数(棵数与段数)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