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原创▏古今常用药对汇聚汇总VIP免费

原创▏古今常用药对汇聚汇总_第1页
1/12
原创▏古今常用药对汇聚汇总_第2页
2/12
原创▏古今常用药对汇聚汇总_第3页
3/12
原创 ▏古今常用药对汇聚原创 2016-11-30 叶应阳大象医友会导读: 药对,是在立方时所需要常常仔细选择并谨慎布致的一个个小战阵。本文以 《施今墨对药》为参考,再增加名方中代表药对,并整理古今医家常用药对,极为全面。然而,药用之法在于心,看透药对背后的真义,方能用之如神,无往而不利。麻黄、桂枝。 《汤液本草》:“夫麻黄治卫实之药,桂枝治卫虚之药。桂枝、麻黄虽未太阳证药,其实荣卫药也。肺主卫(为气),心主荣(为血) ,故麻黄为手太阴之剂,桂枝为手少阴之剂。故伤寒伤风而嗽者,用麻黄桂枝,即汤液之源也。”临证之际,欲发汗解表者,麻、桂二药以等量(各6~10 克),为宜,麻黄取其生品;欲平喘者,桂枝大于麻黄,麻黄宜用蜜炙。滕宣光云:用桂枝6 克,麻黄 3 克,从未见发汗,反而见平喘止咳,可见里外所致的哮喘证,非桂枝助麻黄莫属。麻黄、附子、细辛。出自《伤寒论》麻黄附子细辛汤,治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又可治风寒痹痛。荆芥、防风。出自用麻桂嫌热嫌猛,用银翘嫌寒时,荆防用之最宜。二药炒后,入血分,解表透疹,引邪外透,散风止痒更佳,善治“风疹 ”“瘾疹 ”“皮肤栗疹 ”。葱白、淡豆豉。出自《肘后方》葱豉汤。张璐:“本方药味虽轻,功效最著,凡虚人风热,伏气发温,及产后感冒,靡不随手获效。”可代麻黄汤之用。栀子、淡豆豉。出自《伤寒论》栀子豉汤。伤寒汗吐下后(虚人),虚烦不得眠,反复颠倒,心中懊恼者,用之。外感初热,凡以银翘散或荆防之类热不退,而心下郁凡不适者,即应手取效。金银花、玄参。出自《石室秘录》救肺败毒至圣丹,治疗肺痈初起,陈士铎认为金银花去火又能补阴,败毒而不伤正,乃正人君子,用量宜大,原方用十两。桑叶、菊花。出自《温病条辨》桑菊饮。风温咳嗽。水煎外洗可治疗急性结膜炎。金银花、 连翘。 出自《温病条辨》 银翘散。 温病初起诸症, 亦治多种热性传染病之初起诸症。治疗疮疡肿毒、脉管炎诸症,用量宜大,15~30 克均可。钩藤、薄荷。伤风感冒,初起或将愈时,有咽炎咳嗽等症,祝谌予常嘱患者以此泡水代茶饮之。金银花、忍冬藤、甘草。出自《外科精义》忍冬汤。专治痈疽发背一切无名肿毒,无论发在头项腰部等处,皆治之。未溃即散之,已溃败毒收口,病重者不过数剂即愈,忌铜铁器。杨作楳先生,治口腔扁平苔藓时,取金银花、连翘各30 克,升麻 15 克,内服、含漱各半,连用 10 天,糜烂疮面即可愈合,用升麻之因,职是升...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原创▏古今常用药对汇聚汇总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