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三环市快速化工程桩基后注浆设计施工与质量检验指导手册郑州市市政工程建设中心郑州大学综合设计研究院2012 年 8 月 23 日目录一、编制依据 2 二、工程桩基设计简况2 三、后注浆灌注桩施工流程与作用机理3 四、后注浆灌注桩施工与注浆设计要点5 五、注浆失败与处理10 六、质量检验与控制要求12一、编制依据1、《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2、《公路与桥涵工程地基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 );3、《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F50-2011 );4、《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04 );5、《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03);6、《郑州市三环快速化工程后注浆灌注桩试桩检测成果报告》;7、其他国家相关行业标准和地区经验。二、工程桩基设计简况三环线高架与立交工程采用的基础形式为大直径灌注桩,直径一般为1.2~1.5m,少量为 1.8m。钻孔灌注桩具有施工简单、对地层适应性强等优点,但钻孔灌注桩施工中叶存在因孔底沉渣难处理干净而降低端阻及因泥浆护壁而降低侧阻的缺点,从而使钻孔灌注桩的侧阻系数比打入式预制桩要低。三环快速化工程设计采用了桩侧和桩端同时注浆的复合后注浆技术,以提高灌注桩的竖向承载力和减少沉降,并起到降低工程成本,节省桩基工程工期的作用。复合注浆技术系指对普通混凝土灌注桩,通过预埋管路与装置对其进行桩端、桩侧分别进行注浆的施工工艺。现行《公路与桥涵工程地基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 )中列入了对灌注桩桩端进行后注浆的工艺及设计计算方法;《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对灌注桩复合注浆技术进行了规定。以上形成了本工程设计施工的原则依据。考虑到工程地域性和行业性特点,三环快速化工程引入了复合后注浆灌注桩技术,并进行了大规模的设计阶段的试桩工作,共设计8 组 49 根桩的竖向抗压静载测试工作和6 根桩的水平承载力测试。其中,竖向抗压承载力实验采用分布式光纤配合振弦式应变计对桩侧阻力与桩端阻力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与实验报告提供的桩侧阻力相比,复合注浆侧阻的增强系数在1.5 ~2.0之间;对应桩端阻力增强系数为1.5 ~ 2.2 。桩侧阻力系数略大于《公路与桥涵工程地基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 )推荐值1.3 ~1.7 ,与《建筑桩基技术规范》 JGJ94-2008 推荐值1.4 ~2.0较吻合;桩端阻力增强系数较《建筑桩基技术规范》 JGJ94-2008 推荐值2.2 ~ 2.8小,与《公路与桥涵工程地基基础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