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四川宜宾一中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下学期第12周雷雨教学设计VIP免费

四川宜宾一中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下学期第12周雷雨教学设计_第1页
1/11
四川宜宾一中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下学期第12周雷雨教学设计_第2页
2/11
四川宜宾一中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下学期第12周雷雨教学设计_第3页
3/11
第二课雷雨【学习目标】1、了解戏剧的相关知识。2、了解课文的情节结构,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3、领会作品中个性化的对话语言对真实、鲜明地塑造人物形象所起的作用。4、认识到具有典型意义的剥削阶级家庭的罪恶历史,从而认清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罪恶与黑暗以及它的必然灭亡。【学习重点】1、戏剧冲突。2、个性化的语言。【学习难点】1、个性化的语言(人物思想性格)。【学习方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点拨提示法、总结归纳法【教学时数】3 课时【学习环节和内容】一、新课导入上世纪 60 年代,有一位年轻的日本作家访问中国,他专程登门拜访了剧作家曹禺先生,并表达了这样的愿望:“我希望日后也能写出像您的《雷雨》那样的杰作来。”这位日本作家是谁呢?他就是1994 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大江健三郎先生。《雷雨》是曹禺在中学时期开始构思, 在大学毕业时完成的话剧处女作。究竟是什么原因, 使得这部年轻的作品,成为大江健三郎先生眼里“丰碑”式的巨著呢?现在,我们就走进曹禺的《雷雨》,试着解开一些谜团。二、作者曹禺简介曹禹( 1910—— 1996),现代剧作家,原名万家宝,祖籍湖北潜江,1910 年生于天津一个没落的封建家庭,1922 年在南开中学读书时,阅读了大量“五四”以来的优秀作品和外国文学、戏剧作品,并参加了北方最早的业余戏剧团体之一的“南开新剧团”。演出过易卜生、莫里哀、丁西林等作家的作品,为他从事戏剧创作打下了基础。1928 年秋入南开大学,二年级时又考入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在此期间, 曹禺目睹了半封建半殖民地中国社会的黑暗现实,产生了强烈的反抗情绪,经过几年酝酿、构思,1933 年在清华大学四年级时,完成了他的处女作四幕话剧《雷雨》 ,以其深刻的思想内容和卓越的艺术技巧第一次显示了他的艺术才华。一年后,时任《文学季刊》编委的巴金在编辑部的故纸堆里发现了它,并感动得为它掉下了激动的眼泪。它的发表立刻引起了中国剧坛的强烈震动。从1935 年在日本东京第一次演出以来,我国许多重要剧团都竞相排演,并相继拍成电影、电视连续剧。作者在谈到写作意图时说,《雷雨》是在“没有太阳的日子里的产物”,“那个时候,我是想反抗的。因陷于旧社会的昏暗、腐恶,我不甘模棱地活下去,所以我才拿起笔。《雷雨》是我的第一声呻吟,或许是一声呼喊”(《曹禺选集· 后记》),“写《雷雨》是一种情感的迫2切的需要”, “仿佛有一种情感的汹涌的流来推动我,我在发泄着被压...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四川宜宾一中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下学期第12周雷雨教学设计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