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诗两首 第一课时:《金色花》 .课程标准相关要求 ( 1 )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 2 )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学习目标• 1. 通过听读诗歌能从整体上说出诗歌内容。• 2. 通过诵读诗歌,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人物形象。预习检测• 1 、作者简介• 泰戈尔,印度著名诗人、作家、艺术家和社会活动家。 1913 年获诺贝尔文学奖。他是具有巨大世界影响的作家。其重要诗作有诗集《新月集》 《飞鸟集》等。 • 2. 给加线字注音。• 沐浴 ( ) 、祷告 ( ) 、• 嗅 ( ) 到 mù yù dǎoxiù 自学指导一• 内容:课文• 方法:听课文录音,画出生字并给不认识的字音注音;朗读诗歌,与同桌比赛谁读得流利;朗读并画出三次嬉戏的事件,与同桌交流,达成一致;抓住能体现作者思想感情的语句。• 时间: 10 分钟• 要求:会回答以下问题。自学检测一• 1 、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事?散文诗主要写了孩子和母亲之间的三次嬉戏,表现母子之间的温馨真情。2 、三次嬉戏具体是什么?表现了什么样的情感?(画出关键语句讨论)母亲做祷告时,开放花瓣散发香气;母亲读书时,将影子投影在书页上;母亲去牛棚时,和她开玩笑,恢复原形。关键句• 你要是叫道:“孩子,你在哪里呀?”• “ 我不告诉你,妈妈。”思考并讨论思想感情• 母亲的焦急和惦念• 孩子的淘气、机灵、撒娇和对母亲的爱恋。要点归纳• 表现感情:抓关键句自学指导二• 内容:全诗• 方法:默读课文,独自思考+ 小组合作探究解决以下问题。自学检测二• 1 、“我”通过什么方式来表达对妈妈的爱?是怎样表现的?(在文中画出来)通过与妈妈的三次嬉戏表现出来的。 • 2 、“我”为什么想象自己变成一朵金色花?(讨论)展示:中国用花朵来比喻儿童,泰戈尔把儿童想象成一朵金色花,最美丽的圣树上的花朵,赞美孩子可爱。那金黄色的色彩,正反映着母爱的光辉。金色花象征着孩子回报母爱的心愿。• 3 、“我”变成金色花为什么不愿让妈妈知道?(独自回答)• 4 、“我”和妈妈各是什么样的性格?• (从文中找出 并畅所欲言)• 妈妈:疼爱孩子,呵护孩子等• 孩子:想报答妈妈的恩情,体贴妈妈,调皮,机灵等因为孩子想给妈妈一个惊喜方法归纳• 表现诗歌感情: . 抓关键词语、句子• 人物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