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 鸦片战争第二次 鸦片战争 英法入侵沙俄侵略条约签订 第一次鸦片战争后,资本主义列强最强烈的愿望,仍是扩大对中国的侵略权益。 1851年太平天国革命爆发后,列强各国认为这是加紧侵略中国的极好时机,英、法、美三国在 1854 年和 1856 年两次提出修约要求,俄国也会同响应。四国的修约要求,没有得到清政府的允许,于是,他们决心抓住一个机会作为借口,挑起战争。英、法两国以 1856 年亚罗号划艇事件和马神甫事件作为借口,发动了侵华战争。1856 年 10 月到 1860 年 11月 俄国驻中国公使伊格纳切夫以“调停有功”为借口,提出了新的领土要求。 14 日,清政府与俄国签订了《北京条约》 1864 年,俄国强迫清政府订立《勘分西北界约记》 俄国西伯利亚总督穆拉维约夫乘英法联军攻陷大沽口,用武力强迫黑龙江将军奕山签订了中俄《瑷珲条约》 《天津条约》:主要内容:公使进驻北京;开放牛庄、登州、台南、淡水、潮州、琼州、汉口、九江、南京、镇江为通商口岸;外国商船可以自由驶入长江一带通商口岸;外国人可以到内地游历经商;外国传教士可以到内地自由传教;中国对英、法两国赔款 600 万两白银。《北京条约》 :作为《天津条约》 的补充,续增的条款包括:开天津为商埠;割九龙司地方给英国;准许外国人在中国买卖人口;将已充公的天主教教堂财产发还,法国传教士可以在各省任意租买田地,建造教堂;对英、法两国赔款各增至 800 万两白银。 战争经过条约签订 1840 年 6 月,英军首先进犯广州,遭到清军的抵抗后,转攻厦门,又被邓廷桢的军队击退。 1841 年 1 月 7 日,英军攻击沙角、大角炮台。中国军队仓促抵抗,伤亡惨重,炮台失陷。英军进逼虎门。琦善妥协求和,英国单方面宣布《穿鼻草约》。 1841 年 5 月,英军进攻广州,广州城外的泥城、四方炮台相继失守。奕山等人丧魂落魄,举白旗投降。 5 月 27 日,中英双方签订《广州和约》。 8 月 26 日,英军攻陷厦门。 10 月1 日,英军再陷定海。 10 日,镇海陷落。13 日,宁波陷落。道光皇帝为挽回败局,决定第二次出兵,奕经率军到达前线后,贸然出兵,全军溃败。 1842 年 6 月,江南提督陈化成战死,吴淞口陷落; 7月,镇江陷落。 8 月,英舰到达南京下关江面。 29 日,清政府在英国炮舰的威逼下,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 《南京条约》签订。主要内容: (1) 割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