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鉴赏(下)1 ( 1 ) . “ 月黄昏”三字为两诗营造氛围、表达心绪定下了基本色调。客船、“无灯”、野 ( 小 )店、半死枫树,这一切都笼罩在昏黄的月光中,暗淡朦胧,营造了一种凄迷、萧索、沉寂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孤寂怅惘的心绪。1 ( 1 ) . 抓题干中关键词的方法,如抓住“均用了”“基本相同”“一种”等词语,答题时在思考和理解上就可互相启发、补充。1 ( 2 ) . 可以有三种。①“应有”更好。“应有”二字蕴含丰富,传达出了诗人在孤寂中力寻旧痕时的复杂心情,其中既有希冀与自信,也有失意与怅惘,更有寻而未见的不甘心,可谓传神之笔;“犹有”二字则无此意趣。 (“ 心情”只要答出其中两个方面即可,不要求全面。 )“② 犹有”更好。“犹有”二字,自然道出,却出人意料,去年系舟的痕迹还保存到现在,说明在此停留的旅客不多,进一步传达出了诗人那种孤寂怅惘的心绪;而“应有”二字却不能道出此意。③二者各有其妙。 ( 考查的是炼字,结合语境分析作用是解答这类题的“必由之路”。 )2 ( 1 ) . 这两种情景是:旷远悲凉的深秋塞外景况和凄清阴冷的秋夜王宫景象。感叹昭君远去塞外的艰辛,伤心离别;想象独自返回王宫的凄凉,痛感孤独。 2 ( 2 ) . 对仗:显示了语言的对称美,达到了与意境美的完美结合。顶真:具有回环跌宕的旋律美,表现了汉元帝离恨未已、相思又继、千结百转的愁绪。3. “ 疾”写出了猎鹰发现猎物迅疾俯冲的敏捷,“轻”写出了将军纵马驰骋的雄姿。使天上地上互为呼应,传神地描绘出从发现猎物到追捕猎物的过程。全诗借“疾”“轻”塑造了一个豪放潇洒、英姿飒爽、武艺不凡的狩猎的将军形象。4. 句中把形容词“绿”用作使动,在表达上有三个方面的好处: (1)“ 到”“过”“入”等字只能状出春天来到江南,但写不出春到的景象。而“绿”却能让人感到一片春意盎然的勃勃生机。 (2)“ 满”字在前三字中较好,但它只写出了范围,没有写出春季特有的颜色。而“绿”却从春风吹过以后产生的奇妙的效果着想,从而把看不见的春风转换成鲜明的视觉形象。 (3)联系注释,知道此时诗人正奉诏回京,准备重施变法,诗句用“绿”描绘的生机盎然的景色与诗人喜悦的心情相吻合。5 ( 1 ) . 第二句中一个拟人化的“撩”字,极富情态,既从侧面烘托了南浦风光旖旎,又点明引发诗歌创作激情的原因,令人遐思。5 ( 2 ) . 因风粼粼而起的是“鸭绿”色的“水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