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照耀学生的人生灯塔合肥市园上园小学 何允千百年来,人们不吝种种溢美之词赞颂老师。如“天地君亲师”,“一日为师,终生为父”等,说明了其社会地位的尊崇;以春蚕、蜡烛、园丁相喻,表现了其无私奉献的精神、辛勤耕耘的品质,等等。这些都体现出人们看到了老师的重要性。但我以为,老师最重要的特质,并不在于其地位多崇高、工作多努力,而在于其所发挥出的独特的指引作用。这种指引作用,就像是一座人生灯塔,矗立在每个学生的心中,照耀他,带领他,走向前路。作为一名引路人,一座灯塔,我们老师应当明白在何处指出道路,在哪里照耀光芒。思想道德是重中之重!老师只有从自身的言传身教出发,给学生树立道德榜样,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感染,并发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形成健全的品格,这才是灯塔的职责所在。那么,在思想道德领域的指引会有多重要呢?千载之前,韩愈就已说过:“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先贤斯言,千载之下,每每思及,仍震耳发聩。此处,韩愈直截了当地提出了教师所应具备的“传道”、“授业”、“解惑”三种素质,并且,将这三者的各自重要性做了一个定位,即“传道”最重、“授业”次之、“解惑”再次。我以为这样的区分是完全有道理的。“传道”者,传授的是教师的思想道德修养。教师只有先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品德,方可令其成才,或者说是成为一个正直之才,君子之才。习近平书记曾说过:“才为德之资,德为才之帅。”司马光也曾有言:“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可见,如果不注重德的培养,那么才能愈高,只能是为祸愈烈。德为先,为基础,如同大厦地基,必先牢固,而后才谈得上添砖加瓦,亦即“授业”、“解惑”。其次,《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 年修订)》中提出了老师应具备的六种师德:“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生学习。”此六者,虽并列而下,却也仍是分主次的。爱国、爱岗、学习等等,这些规范,是社会的各行各业都应遵守的,而不独是教师应当具备,所以作为教师,突出的与其他行业不同的一点就是“育人”。尤其对于中小学生来说,性格品质并未形成,言传的同时,更需注重身教,以自身博大的胸怀、高尚的情操,引领学生塑造健全的人格。作为一名普通的教师,如何能做好在思想道德上的指引照耀职责呢?想法当从大局着眼,行动该从小处着手。我认为当做好以下两点。首先,不断加强自身修养。教师只有自身具备了高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