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呼唤回归、归位本色(2011 年国培语文组小结) 语文的基本特征就是老师的目标不是一篇篇教课文,而是用一篇篇课文指导学生学习语文。课堂教学的目标,就是围绕本体教学内容组织教学,课堂教学方法应当以教师分析理解课文为主,相应转变为以学生的实践练习为主要内容。上海师范大学教授吴忠豪在撰文《真语文:准确把握语文课程性质》中如是说。 贾志敏老师也说过:当下学生语文读写能力不高,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什么原因造成的?我们该怎么办?学生没有学好,怪谁?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我们老师和家长都有责任。现在的语文课堂假、大、空,教学生说空话、假话,大话,这种现象比比皆是。因此,贾志敏全力支持王旭明先生倡导的“真语文”,要真教,让学生真学、做一个真人。课堂教学不需要精彩,而只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踏踏实实地教学生识字、写字和写文章、做人。 于永正老师曾经说:简简单单地教语文。他曾在《教海漫记》中写过一篇文章叫《教语文,其实很简单》。开篇就提到一个例子:李希贵先生出任校长后在学校实施“语文实验室计划”:高中的六节语文课,两节老师讲,四节放手让学生读书(包括读课外书)。老师只讲教材的精彩之处,表达的方法和语文知识。当时就有一位教高一的教师不以为然:“别听李校长的那一套,书不讲怎么行呢?”于是他又大讲起来。此事被李校长知道后,于是他请高一的这位老师出一张试卷,让他读小学六年级的儿子和读初中一年级的侄女也参加这次高中一年级的统考。结果,儿子考了 83 分,侄女考了 84 分,均高于平均分(那次考试的平均分是 80 点几)。李校长说:“我们讲了那么多,有用吗?” 这项计划实施以后,高密一中学生的语文素养大幅度提升,彻底改变了高考成绩低迷的局面。精讲,多读,居然有着这样大的效果! 教语文是不是很简单?于老师还列举了《小学语文教师》副主编李振村小时候大量读写的例子。并引用李振村的话:“教育的一个重要使命就是要让孩子充满梦想和激情,这比学到多少知识更为重要。有了憧憬和向往,人的心理才会变得格外纯净,人的情感变得格外丰富,人才会热爱阅读,热爱学习。”于老师在总结自己几十年语文教学经验中说:“实践使我知道了教语文其实并不复杂,就是教学生识字、写字、读书、作文。我就是这样教语文的,而且取得很好地效果。教学生写字,老师要是喜欢写字,对书法略知一二;教学生读书,老师要是喜欢读书,会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