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滨中学 2015 年秋七(上)语文导学案 班 第 小组 号 姓名 课题《木兰诗》课型新授课课时安排2备课时间2015.9.28主备人瑞芳审核人巧燕、凌莉、华云 上课时间学习目标1、掌握诗中重点实词的意思,了解《乐府诗集》及乐府诗的特点。2、具有一定的朗读能力,整体把握诗歌的内容并能背诵全诗。3、体会民歌刚健清新的的特色,掌握对偶、排比等修辞手法。4、分析木兰形象,体会木兰代父从军、保家卫国的爱国主义精神。学习重点掌握诗中重点实词的意思,整体把握诗歌的内容并能背诵全诗。学习难点分析木兰形象,体会木兰代父从军、保家卫国的爱国主义精神。学 习 过 程学习感悟【课前预习】1、自学文学常识:《木兰诗》选自 代_ 编的《 》 ,这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_ _ 。它与《 》一起被称为“乐府双璧”。什么是“乐府”: 。 2、结合注释,将诗歌中难读准、易读错的字标上读音,并朗读全文 3遍。完成下列划线字的读音。机杼( ) 军帖( ) 可( )汗( ) 鞍鞯( )( )辔( )头 溅溅( ) 啾啾( ) 朔( )气 金柝( ) 著( ) 我旧时裳( ) 对镜帖( )花黄 3、结合注释,找出重点字词,在你的课本上作记号并试着翻译全文。4、大声、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背诵全文。【学习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二)解题,介绍时代背景。 (由学生介绍,了解学生预习情况)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 检查预习效果,给生字注音。 2.请学生朗读课文,师生共同纠正字音。3. 翻译全文。理解课文内容,学生小组讨论,弄清字词句的含义,不清楚的教师点拨。【第二课时】一、分小组讨论:(师生共同合作探究课文内容。可师生间相互提问,互相解答。)(1)文章内容概括:本文 的故事。① 这是一首叙事诗,请大家按照故事情节来划分故事的层次。 ② 请用四个字来简单概括每部分内容。(提示:可以参看欣赏书中邮票设计)( ) ( ) ( ) ( ) 1(2)讨论问题:(小组讨论,互相解答,不懂的全班来解答) 1. 文章开头为什么要写木兰停机叹息?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2. 试想你就是木兰姑娘,请你说说替父从军的前前后后心理活动。 3. 第三段用排比的句子把东西南北市都写到了。为什么不在一个地方买齐东西?这样写繁琐吗? 4. 文中的“不闻¬——但闻——”采用了什么方法?连续用两次有什么作用?文中连用“旦辞”、“暮至”表明了什么?5. 木兰为什么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