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工作浅谈——合作学习培养创新 安徽省阜阳市颍上县黄桥镇吴台小学 陈迎秋 2013 年 4 月 2 日 手机 :15155877071 邮编:236235 教学工在浅谈 ——合作学习培养创新 颍上县黄桥镇吴台小学 陈迎秋 【摘要】: 新的课程改革已经开展若干年了,究竟它的实质是什么,每个人对它的理解是不同的,每个人的侧重点也是不同的,本文写了在新的课程理念下如何开展合作学习及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合作学习 创新能力 教学也是在不断发展和创新的,新的课程改革的一个具体目标是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即促使学生形成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以及对创新能力的培养,而合作学习正是新课程改革的一个标志。 合作学习在课堂教学中的广泛实践及应用,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而且能给沉闷的传统式课堂教学带来生机,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得到了推广与应用。但在实际课堂教学中也存在许多问题亟待解决,那么,怎样在新课程理念下合理运作合作学习来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并为课堂教学增添生机呢? 一、合作学习需要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课程教材重素质、重能力的培养,强调要选择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并具有趣味性的素材,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要丰富多彩,提供需要学生合作交流来解决的问题,设置数学实践活动和综合应用活动。根据教材特点有效地组织、协调、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更为重要的是创设有利于合作的心理环境。教师必须在课堂中建立学习目标、奖励、角色、材料等方面的积极的相互依赖条件,让学生能在合作互动中获益,不仅自己获益,更要让合作伙伴受益,使学生感受到能为别人带来快乐,自己更加快乐。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但并非所有的活动都适于合作,合作学习也并非只有一种模式可以选用。实际上,过于简单、只有单一答案的任务,如简单计算之类的活动,就不适合于合作。需要探究、值得思考、发散思维的活动,如语文课中重点语句、段落的品味、揣摩;数学中的猜想估算等,更适合应用合作学习。如我在讲“分数的意义”时,课前要求学生进行预习,做好自己试验例子,来说明分数的实际意义。从而使学生能够认认真真思考,老老实实的做,从不同角度的实事来证明问题与理论的联系性和相互依存性。这样的内容更有利于运用集体的发散思维对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行发掘。当然,合作学习并非是万能的,也有它的局限性。对于某些任务而言,竞争性,个别化的学习,同样能有效地达到目标,甚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