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土地资源 土壤是地球陆地上能生长植物并能结果的疏松表层。它是陆地生物生长的基质,离开土壤,多数陆地生物无法生存,农业生产也无法进行。另一方面,土壤又是生命活动的产物,没有生物就没有土壤,有些土壤还是人类劳动的产物。土壤和土地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土地是具有一定面积并且边界多少确定的地理单位,是一个或大或小的地域。 1972年在荷兰瓦格宁根召开关于土地评价的专家会议上,对土地下了科学的定义,并被联合国粮食与农业组织所接受。该组织 1976年出版的《土地评价纲要》一书引述了如下的定义:“土地是地球表面的区域,其特性包含上下与该区域垂直的生物圈的所有相当稳定或周期地循环的属性,包括大气、土壤、下面的地质、水文和动植物群的属性以及过去和现在人类活动的后果,这些属性对人类现在和将来的土地利用有明显的影响。”可见,土壤是土地的组成部分,但不是土地的全部。例如,人们可以用工具或机械把土壤全部清除,但是土地却依然存在。自古以来,人类就认识到土地是一切自然资源中最基本的资源。农学、林学、经济学、工程科学、环境科学和地理科学等都从各自的角度对土地进行研究。农学家和林学家把土地当作农业和林业生产的基地,经济学家把土地看作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和商品,建筑师把它看作地基,环境学家把它看作被污染的对象和废弃物的消纳场所,而地理学家则把它看作包括各种自然要素的地理综合体。土壤分布在陆地表层,除了江河湖海等水体及两极冰盖与高山冰川覆盖的地区以外,几乎都有土壤的存在。即使在岩石出露和流沙被覆的地方,也可能有原始土壤和风沙土的发育。因此,土壤就在地球表面上形成一个断续地分布的圈层,覆盖于岩石圈之上,其厚度由几厘米至几米不等,在炎热湿润的亚热带和热带地区,有些土壤的厚度可能更大。这就是土壤圈存在的范围。一 世界土地资源概况 所谓资源,是针对人类对事物利用的可能性而言的,现在有用或潜在有用的事物才被看作资源。因此,土地资源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在一定技术条件下能够被人类利用的土地。它的范畴随着历史、社会、经济与技术等条件的变化而变化,例如,某处的沙漠在一定的历史与经济条件下不具有资源的价值。但是,如果该处发现了有经济价值的矿产(如石油),则必须把它列入土地资源和矿产资源的范畴之内。当然,土地作为一种资源,首先与农业有关。本章也是主要从农业生产的角度出发,同时也考虑到土地与城市化的关系,以及与土地有关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