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甲午战争》三、教学目标一、教材分析二、学生分析四、教学过程五、教学反思一、教材分析1 、教材地位 甲午战争大大加深半殖民地化。它上承两次鸦片战争;下启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清王朝腐朽不堪、积贫积弱现象彻底暴露,亡国之祸迫在眉睫。因此本课在教材中的地位举足轻重。2 、课程目标 讲诉甲午中日战争中邓世昌的主要事迹,体会中国人民反抗外国侵略的民族气节和斗争精神; 简述《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说明《马关条约》与中国民族危机加剧的关系。3 、教材重难点重点:黄海海战中邓世昌的主要事迹及《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和影响。难点:为什么说《马关条约》的签订使中国民族危机空前加深。二、学生分析1 、初二学生的知识面较广,个性普遍突出。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学习。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2 、刚进入初二的学生对自主学习还不大习惯,缺乏相应的主动性;另外从学生的心理角度出发,要以情动人;通过提问学生,并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1 、基础知识: 甲午中日战争的起因和经过; 邓世昌与黄海海战; 《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影响; 帝国主义侵略的加剧和瓜分狂潮。2 、能力培养: ( 1 )培养学生运用资料分析历史问题、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2 )通过深入探讨甲午战争的影响,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3 、情感体验: ( 1 )邓世昌等民族英雄不畏强暴、英勇作战不怕牺牲的精神。 ( 2 )不忘历史,敢于承担,努力学习报效祖国。三、教学目标导入:集体读诗( 2min )第 1 板块 甲午战争爆发的历史背景 (5min ) 第 2 板块 战争经过和黄海海战中邓世昌的主要事迹( 15min )第 3 板块《马关条约》的签订及影响( 13min )第 4 板块 三国干涉还辽以及瓜分中国狂潮( 5min )四、教学过程祖国军欢迎歌(节选) (台湾)吴荣新旗风满城飞 鼓声响山村 我祖国军来 你来何迟迟 五十年来暗天地 今日始见青天 今日始见白日 大众欢声高 民族气概豪 我祖国军来 你来何堂堂 五十年来为奴隶 今日始得自由 今日始得解放 设计目的:提起学生的注意同时也带动了学生的情绪 教学方法:情景创设法50 年前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导入:集体读诗( 2min )【百度百科】甲午中日战争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来完成。设计目的: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加深对甲午战争发生的原因了解。第 1 板块 甲午战争爆发的历史背景 (5min ) 大陆政策台湾朝鲜满蒙中国亚洲乃至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