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的无穷魅力一个名贵的手表被遗失于偌大的谷仓,在许多孩子费力寻找放弃后,一个小孩在安静的环境中,听到手表的滴答声,最终找到了这块手表。环境的悄然,帮助了这位小孩,使他成就了自己的人生追求。在自然里,在古往今来的中外名人身上,我们都能感知到这种“静”的境界,并从中得到启发。春天,“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夏天,“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秋天,“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冬天,“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无论勤快忙碌的莺燕,无论映日别样的莲叶,也无论萧萧落木、滚滚长江,也无论绿蚁新醅、红泥火炉,单是四季更替,大自然显示的生命规律,就给我们以深刻启示:世间万事万物,总在恪守生命的轨道,尽情展现着生命的绚烂,这就是“静”的境界;“静”意味着花香鸟语,“静”意味着蝶飞莺舞,“静”就是自然,就是和谐。身处纷繁芜杂的社会,同样需要一种“静”的心态。这“静”是淡泊名利,不畏权势,这“静”更是坚持真理、为正义而献身。陶渊明,东晋著名的诗人,中国田园诗派的开创者。为宰一方,仅八十来天,终因不愿为五斗米折腰而弃官归田。“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是他灵魂的归所,“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是他心灵的“静”界。他淡泊名利、蔑视权贵的硬骨成就了他艺术上的极致。闻一多,中国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一位大师。面对李公朴先生的不幸遇难,他置个人安危于不屑,置个人生死于不顾,面对无数的民众,面对无数的枪眼,他拍案而起,大声疾呼。他也倒下了,不,他没有倒下,黑暗算得了什么,邪恶又算得了什么,他生来就是一个大无畏的人,他的《红烛》,他的《死水》,永远镌刻在人们的心里。意大利科学家布鲁诺面对中世纪的保守、落后、愚昧、反动,他用自己的生命捍卫了日心说,真理永远是真理,正义最终必将战胜邪恶。古今中外,这样的壮举不胜枚举。他们是伟人,他们是英雄。一个人,当他坚守了自己生命的本真,这就是一种“静”界。“静”,看似简单 ,实则含蕴。但凡为一个生命,我们就要学会感知“静”界,体味“静”中的无穷魅力。让我们享受“夜静春山空,人闲桂花落”的“静”界,也让我们追求“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的“静”界吧!文静2009 年高三测验时写,2010-6-2 输入电脑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