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物理第二十章 第 2 节人教版 物理(初中)电生磁(九年级)1课堂导入 电现象和磁现象的相似之处电现象磁现象带电体能吸引轻小物体磁体能吸引磁性物体电荷有两种电荷磁体有两个磁极同种电荷相排斥,异种电荷相吸引同名磁极相排斥,异名磁极相吸引电荷不接触就能互相作用磁体不接触就能互相作用想一想电现象和磁现象有很多相似之处,它们之间有没有必然的联系?1820 年,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用实验证实通电导体的周围存在着磁场。第一次揭示了电和磁之间联系。2课堂活动一、电流的磁效应想想做做奥斯特实验实验:如图所示,将一枚转动灵活的小磁针放置在直导线下,使导线和电池触接,连通电路,观察小磁针的变化。( 1 )甲图中电路连通瞬间,小磁针发生了转动。表明小磁针受到了力的作用。( 2 )乙图中,断电后小磁针转回到指南北的方向比较甲、乙,说明通电导线周围有磁场。( 3 )丙图中,改变电流的方向,观察磁针的转动有什么变化?说明了什么?和甲图中相比,小磁针转动方向相反。说明: 电流的磁场方向跟电流方向有关。实验中注意: (1) 导线与磁针平行摆放; (2) 通电时间不易太长。奥斯特实验说明了: ① 通电导体跟磁体一样,周围也存在着磁场。② 磁场方向跟电流方向有关。电流的磁效应:通电导线周围存在与电流方向有关的磁场,这种现象叫做电流的磁效应。 这个现象是由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最早发现的,所以此实验称为奥斯特实验。奥斯特实验第一次把电现象和磁现象联系起来了 .奥斯特实验既然电能生磁,为什么手电筒在通电时连一根大头针都吸不动?一根通电导线周围的磁场太弱。怎样才能使电流的磁场变强呢?问题想一想有两种方法:( 1 )增大电流; ( 奥斯特实验中,短路就是为了增大电流,获得强的磁场)( 2 )螺线管。让导线集中起来绕成管状,各导线产生的磁场叠加在一起。如图:二、通电螺线管的磁场1. 将导线绕在圆筒上,做成螺线管(也叫线圈)。通电后各圈导线磁场产生叠加,磁场增强。演示在螺线管的两端各放一个小磁针,在有机玻璃板上均匀地撒满铁屑。通电后观察指针指向,轻敲纸板,观察铁屑的排列情况。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分布实验探究通电螺线管外部的磁场分布问题 : 通电螺线管外部的磁场可能与哪种磁体相似?1. 为使磁场增强,可在螺线管内加一根铁棒。把小磁针放在螺线管四周不同的位置,观察、记录小磁针 N 极的指向。通电螺线管外部的磁场与条形磁体的磁场相似,它的两端相当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