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个习惯决定孩子命运 ■孙云晓 作为一个习惯与人格关系的研究者,笔者读了记者却咏梅对习惯培养专家肖恩·柯维的专访(详见 2008 年 9 月 4 日《中国教育报》读书周刊 5 版),获得了许多珍贵的信息,也引发了一些思考,愿意随手写下来与大家分享。 20 年前,《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风靡世界,其作者史蒂芬·柯维入选影响美国历史进程的 25 位人物之一,被美国《时代周刊》誉为“思想巨匠”、“人类潜能的导师”。20 年后,肖恩·柯维延续了其父史蒂芬·柯维的惊世智慧,写出了给青少年的成长哲理书《杰出青少年的七个习惯》。这本书不但被认为是美国青少年的必读书,而且畅销 120 个国家,全球销售超过 300 万册。肖恩·柯维的两个女儿也成了 7 个习惯的最大受益者。 一种育人的学问影响了三代人,并让每一代人都健康成长,这是真正令人信服的教育。在一次会议上,著名学者朱小蔓教授谈到了“完整的家庭教育是三代人的互动”的观点。我理解这意思是说,三代人之间的相互影响才能充分展示出家庭教育的多种元素,如祖辈看子辈如何抚养孙辈,可以检验自己教育的得失,孙辈同时也在观察父辈如何对待祖辈,这是一种影响深远的观察学习。史蒂芬·柯维家族三代人的成功是教育的成功,因而其教育思想与方法值得特别借鉴。真理往往是朴素而又简单的。导致史蒂芬·柯维家族三代人成功的教育也是朴素而又简单的,那就是 7 个习惯的培养。史蒂芬·柯维的《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是什么呢?积极主动、以终为始、要事第一、双赢思维、知彼解己、统和综效、不断更新。 作为父亲教育的最大受益者,肖恩·柯维延续了其父史蒂芬·柯维的惊世智慧,其总结出的 7 个习惯又是什么呢?积极处世、先定目标后有行动、重要的事情先做、双赢的想法、先理解别人再争取别人理解自己、协作增效、磨刀不误砍柴工。大家稍加比较就会发现,这父子俩总结的 7 个习惯大同小异,足见儿子对父亲的高度认同。 关注中国当下教育现状的人会发现,今天许多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是从未有过的重视,既舍得花钱又舍得花工夫,期望值更是高得惊人。例如,让孩子从小上高价的幼儿园和学校,几乎把所有的课余时间都用来上特长班,要求孩子考试要考前 10 名,等等。然而,孩子的发展状况往往不能让父母满意。其实,原因很简单,成长是有规律的,教育必须尊重科学,否则,只会扭曲孩子的发展。 实际上,任何人的成长都不会一帆风顺。已经成为世界名人的肖恩·柯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