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雀》教案示例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6个生字,理解重点词语,读懂文中的重点句子,理解课文内容。 2、继续培养学生理解词句的能力。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通过列宁爱鸟的情趣,对学生进行保护鸟类的教育。同时学习小男孩知错就改、说到做到的优秀品质。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体会列宁的言行和爱鸟情怀对那个小男孩心灵的深刻影响。 课前准备 1.绘有课文插图及写有文章重点语句的投影片。 2.写有练习题的小黑板和词语卡片。 课时安排 二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板书课题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一篇以鸟的名字做题目的文章。看到这个题目,你有什么问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出示自学要求,学生自学。 (1)自由读课文,运用查字典和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词语。 (2)再读课文,画出表示时间的词语,标上自然段序号。 (3)思考:在这几个特定的时间里,文章分别叙述了什么事情? 2.检查自学情况。 (1)分节指读课文。 (2)出示词语卡片,检查对部分词语的理解情况,与课文内容系紧密的词语在阅读分析时重点理解。 (3)交流文中表示时间的词语,全文有几个自然段。 (4)提问:在三个特定的时间里,文章分别叙述了什么事情? 3.学生用简要的语言总结文章的主要内容。(板书:灰雀 列宁 男孩) (三)教学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第—自然段,想一想这一自然段主要告诉我们什么呢? 2.从哪儿看出列宁喜爱灰雀?抓住重点词语深入理解。 3.列宁为什么喜爱灰雀? 4.有感情地朗读第一自然段。 (四)教学第二至十自然段 1.自由读第二至十自然段,思考:那只灰雀不见了,列宁是怎么做的?怎样说的? (1)引导学生理解“找遍”(板书:找遍) (2)启发学生抓住列宁的神态、语言体会那种着急、担心、惋惜的心态。 教师相机板书:着急、、担心、惋惜 (3)提问:列宁的言行说明了什么? 2.再读课文,思考:小男孩的语言、表情、心理有什么变化?小男孩与丢失的灰雀有没有关系? (1)指读有关语句,引导学生理解小男孩表情、心理的变化。 (板书:没看见 不敢讲 还活着 一定会) (2)发散思维:灰雀哪儿去了? (教师要激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认识到小男孩知道丢失的灰雀的下落,他能使灰雀飞回来。从而引导学生想象灰雀是被他捉去的,他决心改正错误,放回灰雀。) (3)提问:小男孩语言、表情、心理的变化说明了什么?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 3.分角色朗读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