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 诗 词 五 首⒈ 反复朗读,理解诗意、词意以及作者的思想 感情。⒉ 了解古代诗词的形式和遣词造句的特点。 ⒊ 融入诗情画意之中,探究诗词的情趣和意趣。饮 酒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内容内容 在线在线 陶渊明( 365—427 ),名潜,字元亮,东晋时期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辞赋家、散文家。曾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号“五柳先生”,谥号“靖节先生”。 诗歌通过对眼前景物的叙述,表现了诗人“心远地自偏”、不慕功名利禄的高尚节操和从自然景物中寻得乐趣的恬适心情和丰富的精神生活。分析分析内容内容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描写自己采菊东篱下时无意偶见南山,南山静穆超然的胜景与自己悠然自得的心情交感融合,表现了一种超凡脱俗的天真自然的意趣。形成人与自然合一、物我合一的意境,在这种意境中包含着丰富的哲理:只有超凡脱俗,舍弃功名利禄,归隐田园,才有采菊的悠然;只有采菊的悠然,才会见到南山的悠然;南山的悠然,正是自己超凡脱俗的悠然。这种人与自然合一的诗情画意、哲理的意境,是“无我之境”。名句名句 欣赏欣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一句中“悠然”写出了作者怎样的心情?如果把“见”改成“望”好不好?为什么? “ 悠然”写出了作者那种恬淡、悠闲、对生活无所求的心情。改成“望”不好,“见”表现出诗人看到山不是有意为之,而是在采菊之时山的形象无意中映入眼帘。“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将作者的主观情感(采菊的悠闲自得)与客观景物(南山美景)融为一体,相互映衬,达到物我合一,物我两忘的“无我之境”,心和自然亲近。显示出了诗人超然物外的生活方式与那些官场中人孜孜以求名利截然不同。次北固山下 王 湾 客路青山外, 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 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 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 ? 归雁洛阳边。 内容内容 在线在线 王湾(生卒年不详),唐代诗人,洛阳 ( 今河南洛阳 ) 人。考中进士,授荥阳县主簿。开元五年 (717) 唐朝政府编次官府所藏图书 ,5 年书成 , 共 200 卷 , 名为《群书四部录》。王湾由荥阳主簿受荐编书,参与集部的编撰辑集工作,书成之后,因功授任洛阳尉。现存诗 10 首,收录于《全唐诗》。 诗中诗人借景抒情,细致地描绘了长江下游开阔秀丽的早春景色,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