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中日战争甲午中日战争战争爆发的背景战争爆发的背景日本:中国:欧美:朝鲜:日本为什么要侵略中国?日本在“明治维新”以后,大力发展资本主义,国力逐渐强盛但由于日本仍保留着浓厚的封建残余势力,国内市场狭小,因此人民起义不断日本统治集团急需从对外侵略扩张中寻求出路制定了以侵略中国为中心的“大陆政策”第一步:侵占中国的台湾 第二步:征服朝鲜第三步:侵占中国东北和蒙古第四步:征服全中国第五步:征服全世界大陆政策战争爆发的背景战争爆发的背景“ 大陆政策”的出台日本:中国:欧美:朝鲜:面对日本的侵略政策,清政府持何态度?李 鸿 章 保全自身实力和北洋地盘,幻想通过“以夷制夷”的外交途径遏制日本的侵略慈禧太后:忙于自己的六十大寿庆典,希望对日“和平了事”避战求和欧美列强会来“调停”吗?推行何种政策 ?战争爆发的背景战争爆发的背景“ 大陆政策”的出台列强对日本是何态度呢?后党和李鸿章“避战求和”的政策日本:中国:欧美:朝鲜:美国:英国:德法:俄国:希望日本成为其侵略中国和朝鲜的助手企图利用日本牵制俄国在远东发展势力想乘日本侵华之机夺取新的权益准备尚未就绪,对日本采取不干涉政策“ 没有别国的帮助,它无论在财政上或军事上都没有独立行动的能力。” ——列宁战争爆发的背景战争爆发的背景“ 大陆政策”的出台默许或支持日本侵略爆发东学党起义后党和李鸿章“避战求和”的政策日本:中国:欧美:朝鲜:1894 年,朝鲜爆发东学党起义清政府应朝鲜政府请求派兵帮助镇压日本乘机派军队开进朝鲜一八九四年年六月,日海陆军八千人在朝鲜仁川登陆战争爆发的背景战争爆发的背景“ 大陆政策”的出台默许或支持日本侵略爆发东学党起义后党和李鸿章“避战求和”的政策日本:中国:—— 必然性—— 导火线—— 有利的国际环境—— 可乘之机日、中一战不可避免,胜败双方已在意料之中。结论:欧美:朝鲜:战争经过战争经过丰岛海战丰岛海战(甲午战争爆发的标志性事件)1894 年 7 月 25 日,日本舰队在牙山口外丰岛海面袭击中国的军舰“济远”、“广乙”和运兵船“高升”号等,不宣而战。“ 济远”号“ 广乙”号丰岛海战平壤战役第一阶段平壤战役时间: 1894 年 7 月- 9 月清军战略:“先定守局,再图进取”结果:统帅叶志超弃城狂逃, 日军占领平壤。丰岛海战平壤战役黄海战役黄海战役时间: 1894 年 9 月 17 日作战双方:北洋舰队—— 联合舰队 中国损失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