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鎔基讲话实录 《朱鎔基講話實錄》的出版幕後故事 朱鎔基:一定要讓老百姓買得起這本書 2011 年 9 月 10 日,中秋假期的第一天,秋雨蕭蕭,寒意襲人。從單位出來,繁華的路段,我們兩位記者等了半個多小時,才攔到一輛出租車。一聽去朝陽門, 2.5 公里的路,司機師傅有些悶悶不樂。然而走了一段,聽到我們討論的話題,師傅頓時來了精神:「你們是去採訪朱鎔基出新書這事的。能替我問個問題嗎。他明年還會出書嗎。再出,我還買。值呀。他寫的都是大實話,不來虛的,那些宏觀經濟形勢的大道理,他一說,我就懂了,還特過癮。」 我們心裡一暖,深感此次採訪非常有意義。「金盃銀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朱鎔基講話實錄》上市兩天,銷售火爆,這只是籠統的陳述;未來的銷售總量,也只是抽像的統計數字;而隨處碰到的老百姓,提到「朱鎔基」3 個字時臉上迸出的光彩,是對這套書最形象、最生動的註釋。 從 1500 萬字裡挑出 120 萬字 「我們有個由五六個人組成的整理該書的領導班子,忙碌了 8 年時間。作為講話實錄,也是逐漸形成的。」在 9 月 8 日的新聞發佈會上,人民出版社社長黃書元如此介紹。8 年,掐指算來,從 2003 年朱鎔基退休起,這套書稿的資料收集與整理工作,就已經展開了。 根據 1990 年發佈的《關於對描寫黨和國家主要領導人的出版物加強管理的規定》,有此資格的出版單位僅限人民出版社、中央文獻出版社、中共黨史資料出版社、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中國青年出版社、解放軍出版社和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出版社。黃書元介紹說,新中國成立以來,黨和國家領導人的書基本上都是在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僅是近幾年,就有《江澤民文選》、《胡耀邦傳》等書在該社出版。朱鎔基的著作,也沒有例外。 人民出版社經過慎重考慮,在 2005 年前後,指定副社長任超牽頭,統籌負責朱鎔基著作的出版工作。任超告訴環球人物第 1 页 共 10 页雜誌記者,第一天「到崗」的日子,他竟然沒記住,當時滿腦子想的,是如何安排這套書的出版步驟,如何組織、調配人手。 書一出版,任超就累倒了。記者聯繫採訪時,他還在病中。他告訴記者:「總體上說,這套書的問世經歷了這幾個階段:最初是資料整理階段,中間是編輯階段,隨後還有裝幀設計階段、校對階段、審閱階段,等等。」其中,前期的資料整理,是歷時最久、任務最繁重的。直到 2010 年,才轉入文字編輯工作。 「這五六年,我們社裡前前後後至少有上百位同志,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