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伍章 農業生物技術之管制與貿易5.1.歐盟對生物技術之管制歷史5.1.1.管制政策之形成背景5.1.2.歐盟對生物技術之管制架構5.1.3.對基因改造食品之管制5.1.4.對 GMO 環境釋出之管制5.1.5.基因改造食品之標示制度5.2.生物安全議定書之制定背景與過程5.2.1.制定背景分析5.2.2.談判過程分析5.2.3.主要歧見與妥協5.2.4.生物安全議定書之共識與成果5.3.生物安全議定書與 WTO 之衝突與調和5.3.1.潛在衝突點分析5.3.2.兩條約之調和可能性分析5.3.3.生物安全議定書與 WTO 之相容性5.3.4.再論共識與國際合作5.4.基因改造食品管制之國際發展5.4.1.美國法之管制原則5.4.2.日本法之管制原則5.4.3.管制原則之國際協調5.4.4.Codex 之角色與運作5.5.小結5.1.歐盟對生物技術之管制歷史本章將針對近年來關於農業生物技術的另一項重要爭議,也是對於農業生物技術產業發展的另一個重大挑戰加以探討,這就是對於農業生物技術之運用所可能產生之生態危害風險以及食用安全性之消費者疑慮。本論文第二章即曾指出,由於工業先進國家,如歐盟與日本等國之社會大眾對於前述問題存有疑慮,並持續提出質疑與抗議,使近年來農業生物技術產業界之發展遠不如醫藥生物技術產業來得順利,此不僅造成農業生物技術產業之市場擴張趨緩,更是對該產業與技術之正當性質疑。此種大環境因素不僅使龐大的Monsanto 公司因為不堪負債而接受醫藥生技集團 Pharmacia 公司之併購,根據路透社去年底之報導,Pharmacia 公司由於不堪 Monsanto 之農業部門虧損,已經計劃將 Monsanto 公司再度分割出售1,由此可見農業生物技術產業所面臨之發展困境已經是整體產業前景的難題,而非少數一兩家公司的發展策略問題而已。正因如此,本論文認為對於農業生物技術產業發展的主要障礙,也就是生態風險與食用安全性問題,是不得不深入探討的議題。然而此議題所涉及的往往是高度科學化的論爭,並不是本論文所適當處理的層面,本論文毋寧是以此種論爭背景下所形成之管制架構作為探討對象,因為此種針對農業生物技術所建立的管制架構往往才是當前對農業生物技術業者而言最直接的影響因素,其次才是市場接受度問題。因此本章首先將以目前對農業生物技術之管制法規最完整的歐盟為例,探討其所建構規範體系之背景、精神、內涵以及其可能對其他國家產生之示範效果。1 Reuters, “Pharmacia seen spinning off Monsanto.” 12 November 2001.5.1.1.管制政策之形成背景5.1.1.1.歐洲食品安全危機以...